诗豪善郡 气象万千【系列报道一】

作者 黄津;陈国飞 2025-11-25 09:48

编者按

诗豪善郡,福寿连州。“十四五”以来,连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实干为笔、创新为墨,在湟川大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图景:产业发展聚势赋能,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教育医疗普惠提质,特色农业硕果累累,文旅融合绽放华彩……每一项成就,都是连州人民砥砺前行、攻坚克难的生动注脚,为“十四五”提交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点,连州正以更昂扬的姿态谋划新篇。为全面、立体展现连州发展成就与未来蓝图,南方日报、南方+清远频道今起推出《诗豪善郡 气象万千——连州奋进“十四五” 启航“十五五”系列报道》,记录这座千年古郡在新时代的奋进足音。今起推出“综述”首篇,敬请垂注。


南岭巍峨,见证古郡新变;湟川奔流,激荡发展春潮。

当历史的指针从“十四五”悄然划过,指向又一个五年的开端,连州人欣喜发现:脚下这片熟悉的土地,正变成日新月异的发展热土。两千多年前,这里是唐代“诗豪”刘禹锡口中的“荒服之善部”,而今,连州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越发实至名归——

看产业,“六个百亿级产业”乘风破浪,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近悦远来”;看城乡,“燕喜新区”正蝶变连州人的“珠江新城”,重塑“小广州”辉煌;看民生,每年为长寿老人赠水晶梨同享“幸福甜”,中大、广州六中、中山三院、南医三院等助力打造医教“双高地”……

“办好连州的事,让老百姓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连州市委、市政府的最大心愿。”连州市委书记潘正焕说。

岁月为笺、拼搏入墨。连州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逐梦“粤湘桂区域性中心城市”,擦亮“诗豪善郡·福寿连州”名片,交出了一份分量十足、亮点纷呈的硬核答卷。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点上,连州仍将执好“奋斗之笔”,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的荣光。

11月25日《南方日报》A08版。

11月25日《南方日报》A08版。

01:59

诗豪善郡 气象万千【系列报道一】

新质生产力跃升“新高度”

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六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中,作为连州的新兴支柱产业,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2024年产值已突破70亿元,当前以建滔(连州)信息产业园为核心,招引粤实电子铜箔项目强链补链,协同推动连州“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率先崛起,并向“双百亿”冲刺,涌动着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

连州“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率先崛起,并向“双百亿”冲刺。黄津 摄

连州“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率先崛起,并向“双百亿”冲刺。黄津 摄

另外五个产业集群也在持续崛起、捷报频传,共同牵引连州现代产业体系提档升级,固投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等多项核心经济指标更是不断创新高、持续领跑清远。

高端精细化矿业实现质的飞跃,省环保集团投资10亿元打造光伏玻璃砂产业链,广源集团建成全球领先的湿法陶瓷球磨生产线,带动县域矿业附加值提升30%,擦亮“中国碳酸钙之城”名片;

新能源产业“绿动未来”,华润风电等大型新能源项目加速推进,一个规划24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项目正在推进,让“绿色能源”成为“发展引擎”;

高端食品药品产业重点打造甜菜心、香腊味、水晶梨、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农业向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迈进,让“菜篮子”变“金盘子”;

文化旅游产业欣欣向荣,连续两年举行连州旅游文化季活动,让“连州故事”传得更远、“连州魅力”更动人;瑶安“洛神谷”开业,温德姆酒店建成运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连州片区)等项目加速推进,拉动全域旅游全面开花;

高端皮革制造产业规模持续增大,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产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上榜广东省县域特色产业目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15万亩连州菜心“种出”19亿产业链,带动约6万农户增收,“五大特色农产品”年综合产值近50亿元;清洁能源满足数十万户家庭的年用电需求,对比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以60%增速集群成势、攀“高”逐“新”,赋能工业“聚变”;深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游客量、旅游收入相较2021年实现“翻倍式”增长,连续5年跻身“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一组组亮眼数据,不仅是连州产业实力的“成长坐标”,更是连州人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见证。

15万亩连州菜心“种出”19亿产业链,带动约6万农户增收。黄津 摄

15万亩连州菜心“种出”19亿产业链,带动约6万农户增收。黄津 摄

连州产业发展动能何以澎湃?

作为中原文明南进的“第一站”,连州不仅是刘禹锡笔下“惟有千山画不如”的诗意之城,也是人民军队航空先驱冯达飞的红色故里。省、清远市主要领导近年多次莅临调研指导,为连州发展把脉开方,奠定高质量发展根基。连州市将经济发展作为再造一个“新连州”的核心手段,市主要领导每月研究经济运行、重点项目建设,广泛动员各级各部门负责人南下北上招强商、引良资,通过全市干群“脑力、眼力、腿力、心力”真诚付出,五年累计引资311亿多元,为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连州五年累计引资311亿多元,为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资料图

连州五年累计引资311亿多元,为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资料图

特别是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连州围绕产业链谋项目、扩投资,市四套班子领导三年来带队奔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引进项目90个,推动“六个百亿级产业”聚链赋能、蓄势崛起。今年25个省、清远市重点建设计划项目已全部动工,建成投产将助力综合经济效益破200亿元。

此外,连州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审批环节做足“减法”,取消或下放行政权限359项,大力推行“一网通办”“秒批秒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70%以上,企业开办跑出“半日办结”加速度,让商家“近悦远来”。

时节如流,连州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完善的产业配套和优质的营商环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和投资创业新热土。

城乡融合共美探索“新经验”

穿行于燕喜新区,全市最大的商业综合体——顺盈广场加速攻坚、开业在即,广州六中连州实验学校洋溢着莘莘学子的青春笑脸,新城区中医院、粤湘桂国际汽贸城正火热施工,还有海阳湖中央公园、粤北大周商贸城……

千年古城,拔节生长。作为广东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连州正锚定“2027年连州城镇常住人口达20万,城镇化率提高到54%”工作目标不断奋进。截至2024年底,连州全市建成区面积18.27平方公里,而高标准规划建设中的燕喜新区面积就达37平方公里,是现有建成区面积的2倍,不亚于再造一个“新连州”。

连州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建设“粤湘桂区域性中心城市”。丘贵星

连州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建设“粤湘桂区域性中心城市”。丘贵星

2024年,燕喜新区引进落地一批总投资103.5亿元的商业、民生项目,服务功能得到质变。崛起中的燕喜新区,被定义为一座生态城、产业城、文化城、医疗城、教育城,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构筑的“未来之城”。

未来已来,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连州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直面城市发展的“里子”问题,实现从“忧居”到“优居”的跨越。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让62个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惠及居民2140户,“改”出了城市新面貌,“造”出了群众新生活。

“城市绿肺”持续扩容,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攀升至38.2%,让广大群众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城市路网优化升级,县域公路总里程续航至2594公里,构建起“外联内畅、高效便捷”交通网络。

连州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攀升至38.2%。黄津 摄

连州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攀升至38.2%。黄津 摄

文化底蕴绽放新光,连州将历史记忆融入中山南路历史街区活化建设,谋划兴建“画不如楼”(典出刘禹锡诗句“剡中若问连州事,惟有千山画不如”),让刘禹锡、韩愈曾驻足的土地,在保留古韵的同时,焕发出新的商业活力与文化魅力。

连州重建“画不如楼”(效果图)。

连州重建“画不如楼”(效果图)。

全域共美,乡村振兴让心灵更向往。

“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玩雪”是连州致力打造的250公里“花果经济带”的主要特色。3月万亩桃花盛开,4月梨花满枝竞相怒放,掀起一股股游客赏花热潮;夏暑至,“甜蜜经济”隆重登场;入秋深,银杏红枫层林尽染;裹银装,天湖雪景迎客来……

连州雪景醉游人。李少辉 摄

连州雪景醉游人。李少辉 摄

一年四季景不同,尽显“山水古邑”连州别样之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当地的生动实践。

纵览乡村,连州抢抓“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培育机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突破口,一大批村庄实现从“脏乱差”到“净洁美”的华丽转身,880个美丽乡村星罗棋布,完成一场全域范围的美丽嬗变。

美丽乡村。黄慧诚 摄

美丽乡村。黄慧诚 摄

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连州擘画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范式。从“一处美”到“全域美”,连州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正以“小县大城”阔步“善作大成”。

成果共享标注幸福“新刻度”

连州今天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创造,也由全民共享。

在连州,每年近八成财政支出投向民生。截至2024年,连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30元,对比2020年增幅近三分之一,连续五年跑赢城镇居民增速……“民生答卷”上,每一笔都是写在百姓心坎上的温暖篇章。

就业是民生之本,连州持续实施“全民就业行动”,全面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36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7737人,助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90%,托起了群众的“就业饭碗”和“幸福明天”。

作为广东省第二个“中国长寿之乡”,连州温情遍拂城乡,“福寿”之名愈发打响。

针对山区老年人口占比高的特点,连州创新“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建成14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1间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打造家门口养老服务体系;498张养老床位的颐养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涵盖智慧康居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动医养融合向专业化、品质化升级。

连州80岁及以上老人喜收幸福甜。黄艺 摄

连州80岁及以上老人喜收幸福甜。黄艺 摄

教育,是连州最持久的投入;健康,是连州最温暖的承诺。

积极链接中大、华师大、广州六中等资源,以“委托招聘+跟岗培养”形式聘用教师63名,深化与黄埔区“教育合伙人”关系,推进黄埔区18所学校与连州18所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汇聚八方智慧浇灌本土教育,培育内生动力;中考平均分、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历史新高,广六连实率先向清城区、清新区“反向招生”,“学在连州”的口碑日益响亮,教育已成为连州吸引人才、集聚人气的一张“王牌”。

广州六中连州实验学校。黄津 摄

广州六中连州实验学校。黄津 摄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连州不仅办好自己的教育医疗,更主动承担起服务周边县(市)的区域责任,以优质医疗服务织密一张守护山区群众健康的“安全网”。

随着医共体建设深入推进,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等龙头医院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县域内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与省内798家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平台,推动平均诊断时效提升70%;近三年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符合率达98.9%,推动连州以全省唯一入围“2024年度全国百家优秀哨点医院”;县域住院率连续十年超90%,塑造“大病不出县、急症镇级管、小病村级守”的就医新格局。

风起湟川,弦歌不辍。2021年以来的奋斗历程,是一份用实干书写的答卷,更是连州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产业的强势崛起,到城乡的精致蝶变,再到民生的幸福升级,诠释了连州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诗豪善郡,福寿连州。这座承载千年文脉、拥抱时代机遇的千年古郡,正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在粤湘桂交汇处刻下属于自己的鲜明坐标,在“十五五”的新征程上续写辉煌新篇章!

采写:南方+记者 黄津 陈国飞 

通讯员:黄迪

视频/剪辑:黄滢

视频素材来源:连州市委宣传部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黄滢
校对 吴荆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