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深圳有望试点红筹股二次上市

作者 刘烨 2025-06-17 14:00

深圳资本市场或将迎来历史性突破。“有望试点红筹股二次上市”近日,在深圳民革官微刊发的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何杰谈深圳综改新使命的文章中透露,深圳相关部门正在制定相关上市规则,试点红筹股二次上市(即H+A),将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上市渠道。

出于成本考虑,A股企业多选择赴港二次上市(即A+H模式)。对于已在港股上市的中国公司而言,则多采取红筹架构,即为“中国概念 + 境外架构” 的企业融资与上市模式。红筹股便是通常指这些在中国境外(如开曼群岛、百慕大等地)注册,接受上市地法律约束,但主要业务、资产及管理层均在中国内地的企业发行的股票,其存在与中国改革开放、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紧密相关。

红筹股“回A”不易。在过去,这些红筹股若想回归A股,需要完成私有化后,再重新申报A股上市,或分拆子公司在A股独立上市,对于企业而言回归成本较高。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中办、国办再次印发《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对于红筹股则意味着,在深二次上市有望破冰。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提到,已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在深市主板二次上市的标准为: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市值200亿元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港股共有上市公司2635家。其中广东企业合计有256家,总市值合计12.31万亿元。而在广东省内的红筹企业中,满足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企业只有两家,分别是腾讯控股和腾讯音乐,而满足市值200亿元以上要求的企业为17家,较典型的包括小鹏汽车-W、思摩尔国际、比亚迪电子、金蝶国际等。

整理:刘烨

部分内容来源:深圳民革、证券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 孙梦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