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新质人力”的竞技场,今夏锁定佛山。
继首届赛事落户广州后,备受瞩目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正式移师佛山,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决赛将于8月底在此打响。
此刻,以制造立市的佛山强势站上湾区人才战略的“C位”。凭借实体经济的厚实基底、人力资源服务的蓬勃生态与高规格办赛的成熟经验,佛山将肩负起驱动湾区人力创新、锻造未来竞争力的使命。
佛山城市鸟瞰。廖明璨 摄
佛山城市鸟瞰。廖明璨 摄
战略落子:为什么是佛山?
要回答这场大赛为何选择佛山,首先要理解大湾区为什么要举办这类赛事。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以来,大湾区取得了卓越的建设成就,到2023年经济总量就突破了14万亿,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
随着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剑指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人的价值,愈发凸显。
当湾区企业密度增加、创新含量提升,传统人力资源服务模式逐渐难以匹配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需求,亟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人才配置效率,粤港澳三地人力资源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此时的大湾区,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新质人力,以人才为核心驱动力,充分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大赛也是对“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积极响应。自今年初省委提出“百万英才汇南粤”以来,目前广东已吸引超百万学子来粤留粤就业创业。虽已提前完成目标,但人才多多益善,广东仍在持续放大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佛山企业招聘人才,正在进行面试。廖明璨 摄
佛山企业招聘人才,正在进行面试。廖明璨 摄
立足国家战略与湾区发展需求,可以说,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正当其时。
那么,这场大赛为什么选择佛山?最重要的原因其实与本届大赛的关注点息息相关——服务实体经济,赋能产业升级。
实体经济是佛山的命脉,制造业是佛山的根。如果要找一个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效协同的“试验场”,佛山再合适不过。
一方面,这是一次供需两端的“双向奔赴”。佛山人口接近千万、GDP超1.3万亿,是广东经济第三城,也是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在佛山,大约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老板”。
不仅如此,佛山也是全国工业第四城,全国唯一的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各行各业对高端人才、技术人才等各类人才的需求都非常庞大,优质人力也呼唤更加高效的就业渠道。
另一方面,这是一次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创新实验。当前,佛山正“三箭齐发”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业而言,佛山是一块应用场景丰富的“宝地”,也是探索创新的好平台。
新时代,大湾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高水平的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佛山也正敞开怀抱,以赛事为媒,激活人力活力,融入湾区发展。
赛事焕新:新体系如何赋能产业?
抛开经济硬实力,从更加垂直的角度分析,佛山办好这场大赛也是底气十足。
首先,佛山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基础较为发达。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撑,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围绕打造产业服务中心、赋能制造业当家,加快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呈蓬勃发展态势。
早在2015年,佛山就建成了省内首个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的方式,通过搭建业务供需平台、提供政策支持、加强行业聚集等方式,招引和聚集一批省内外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2019年,结合各区地域分布等特点,佛山高质量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一园多区”布局,出台《佛山市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扶持政策,形成省、市、区三级叠加扶持政策体系。
10年来,佛山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迅速。目前“一园多区”入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9家,集聚智联招聘、万宝盛华、红海人力、中智等头部机构。去年,佛山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346家,营收超200亿元,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创新层出不穷。
作为大赛的主办方之一,对人力资源领域的深度了解,无疑有利于更加高效、精准地办好赛事。
其次,本届赛事与最新政策相互呼应。今年的大赛抢抓人社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政策机遇,聚焦“服务实体经济,赋能产业升级”,与上级政策形成深度共振。
乘着政策的东风叠加赛事品牌的影响力,海内外优秀项目和团队、投资机构等,纷纷将目光投向佛山,佛山对参赛项目的吸引力也更强。
最后,佛山不乏举办高规格大赛的经验,在政企协同的大型活动中有着强大把控力。例如,成功举办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连续承办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相关专业赛等……丰富的办赛经验和强大的执行力为大赛提供了底层保障。
三重跃升:赛事红利如何反哺城市?
对佛山而言,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的落地,其带来的红利要远超赛事本身。
如何以此为契机,启发行业创新、推动前沿成果落地转化,形成推动产业发展、城市进步的新动能?从这个角度看,赛事能引发怎样的涟漪效应更值得关注。
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图为佛山机器人企业在招聘会上进行展示。廖明璨 摄
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图为佛山机器人企业在招聘会上进行展示。廖明璨 摄
此次大赛,佛山至少能收获三重利好。
人才的磁吸效应将进一步加强,这是第一重利好。
佛山市人社局局长苏岩在大赛启动仪式上,向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各地的行业精英发出诚挚邀请,希望优秀人才到佛山干事创业。而佛山毗邻港澳,通过这场高规格赛事,有望吸引更多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高端人才。
产业升级加速运转是第二重利好。
大赛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跨境服务等前沿领域,发掘海内外具有突破性的人力资源服务创新项目,例如智能招聘系统、人才测评工具、灵活用工解决方案等,这些创新成果的落地,将有效解决佛山本地的产业痛点,以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技术突破与模式革新,推动城市迭代升级。
城市品牌力提升,是第三重利好。
赛事影响力的扩大意味着城市品牌力的提升。目前,大赛组委会已经收到来自海内外230个项目的积极报名,参赛项目不仅覆盖国内各地,还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的项目报名。
此次赛事赋能,佛山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次短暂的聚光灯。
采写:南方+记者 王蓓蓓
●相关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