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钱给地给场景!云浮政策包@你,来共建文化强市

作者 崔洪铭;陈玮琪 2025-08-25 22:12

构建具有云浮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青春城市再出实招!

8月25日,云浮市举行文化强市建设“政策包”新闻发布会,对8月22日文化强市大会上公布的“政策包”作进一步解读推广。此次发布的35条举措,聚焦文艺创作生产、影视产业、数字文化新业态、互联网内容创作四大领域,既对标省级政策要求,又立足云浮本土特色,既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也是诚邀优质企业与优秀人才的“邀请函”,全力为文化强市建设破题赋能。

四大领域精准发力

划定文化发展清晰赛道

梳理“政策包”内容,可以看出其以“出精品、强产业、育新机”为核心,在四大领域推出差异化举措,构建覆盖创作、产业、业态、传播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在文艺创作生产领域,8条举措聚焦“出精品、攀高峰”。通过建立精品创作选题库、完善创作生产服务机制、加强创作扶持等措施,重点支持本土文艺原创——对入选国家、省重点项目的作品,给予最高不超过项目实际投入50%的扶持;同时实施文艺名家培育、文艺青年挖掘、文艺英才招引、基层文艺人才培训“四大工程”,推动文艺创作扎根本土、服务群众。

影视产业领域的15条举措“构建体系”,涵盖扶持激励、产业建设、服务保障、人才培育四大板块。一方面,对突出云浮特色、在云取景不少于3个月的影视项目给予资金扶持,计划发布100个涵盖人文、生态、产业的全域拍摄取景地;另一方面,依托云浮智媒园区吸引“编导演、服化道、场景地”全要素影视企业进驻,延伸影视文旅、影视科技等产业链条。值得一提的是,云浮此前已凭借《我,就是风!》(票房超1300万元、获华表奖提名)等作品积累产业基础,此次政策将进一步放大优势。

数字文化新业态领域的6条举措瞄准“前沿赛道”,加快文化资源数字库建设,支持网络游戏、电竞产业发展,打造数字文化内容创新高地与文旅消费新场景。目前,禅文化创意产业园、云浮智媒园区已实现千兆光网全覆盖,为数字文化企业提供高效云端协作支撑,助力“文化+科技”业态落地。

互联网内容创作领域的6条举措聚焦“垂直赋能”,围绕“金属智造、绿色建材、现代农业”三大千亿产业集群,以及“云浮石艺”“禅文化”等五大国际传播IP,打造垂直领域内容创作矩阵;同时举办品牌宣传活动、加大人才引进培养,此前“镇镇有声”项目联动乡土网红,在无核黄皮推介中创下1.2亿传播流量,此次政策将推动类似成果的经验复制和推广。

多维保障释放红利

人才成关键

本次的政策包,从激励、平台、业态、内容、人才、服务六个维度精准发力,让政策红利直达文化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尤其体现在“真金白银”的激励扶持上,例如互联网内容创作领域还对入选国家级、省级专项人才计划的人才,按国家、省财政经费1:1标准给予配套支持;影视产业对获重大奖项的作品与团队,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级资助,助力项目打磨提升。

平台高地的建设也值得关注,云浮计划依托磨刀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云浮智媒园区、禅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载体,布局影视产业链、数字文化业态集群,如影视产业政策鼓励园区吸引全要素企业入驻,数字文化政策推动园区承载电竞、动漫等新业态,统筹谋划一批具有基础支撑作用、重塑价值功能的文化重点项目。

人才是文化强市建设的核心动能,上述政策包中,“智支撑”成为一个重要元素——

推动文艺人才扎根一线。目前,云浮通过“乡村艺先生”活动,将1156名文艺工作者选派至973个村(社区),建立联合党支部实现党管文艺全覆盖;未来将进一步建立常态化采风机制,组织文艺家深入基层阵地,将采风成果转化为展演、出版物等。

培育影视人才。一方面落实省、市人才政策,对获影视领域重大奖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与团队,优先推荐申报省级以上项目;另一方面推动市内高校与粤港澳三地影视机构合作,共建影视人才实训基地,覆盖“编导演、服化道”等全链条专业方向,此前云浮籍青年导演入选省级人才项目,正是人才培育成效的体现。

孵化本土互联网创作人才。针对短视频、直播等领域,定期组织优秀网红、主播开展技能培训、业务交流与媒体采风,提升内容创作能力;同时引导本土创作者与传播平台、知名MCN机构合作,助力“乡土网红”成长为“全网达人”。在“镇镇有声”项目中,一批具备“账号运营+直播带货+短视频创作”能力的新农人已脱颖而出,带动农产品“出山出圈”。

除了资金扶持与平台支撑,云浮计划还通过优化人才服务环境,为文化人才提供创作场景支持——如鼓励本地媒体和网红主播参与重大活动推介、结合云浮发展实践开展创作。

南方+记者 崔洪铭 陈玮琪

通讯员 云轩

编辑 张会玲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