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远、难、贵、繁?三水医改出招啃硬骨头!‌

作者 魏英;戴嘉信 2025-07-18 18:18

“改革好不好,群众说了算!”7月17日,三水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深化医改冲锋号。会上发布的《佛山市三水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力争实现‌九成患者在三水住院、近半患者在基层诊疗‌的目标。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出实招啃硬骨头。为此,三水明确实现医疗改革破局的关键在于——解决看病远、破解看病难、缓解看病贵、疏解看病繁!

三水区委书记李军表示,三水要以此次大会为誓师新起点,以“敢闯敢试”的锐气破障碍,以“群众满意”的标尺量成效,聚焦从预防保健到看病就医全过程,着力解除群众的担心和顾虑。

破局四难:

问题导向精准发力

新出炉的医改行动方案围绕群众看病就医的核心痛点,‌靶向破解群众看病的“远、难、贵、繁”四大难题‌。

解决“看病远”,‌ 三年内新增床位‌1900张‌(增幅达60%),着力解决“一床难求”;同时补齐专科短板,新设精神病区、传染病区,重点发展肿瘤、生殖辅助、青少年生长发育、心理卫生、老年医学等专科,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可及。

名医工作室揭牌,提升三水医疗服务水平。

名医工作室揭牌,提升三水医疗服务水平。

破解“看病难”,‌ 推动省市区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流动。首批‌十大名医工作室‌(由国家级、省级专家领衔)揭牌成立,将深入区镇,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名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入村居,覆盖更广群体。创新“六医融合”,推动学校卫生室、职业健康管理站、养老医务室具备就医报销功能,构建覆盖全龄人群的健康服务网络。同步加强120急救网络,实现胸痛救治单元覆盖所有镇街。

缓解“看病贵”,推动‌全区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扩大并提升门诊特殊病种保障水平。通过人事、医保改革赋能,实现患者在区级医院享受省级资源、在镇街医院获“‌基层收费、大医院服务‌”。依托珠江医院三水医院建立影像、检验、消毒‌共享中心‌,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与成本节约。

疏解“看病繁”,‌ 推出‌免陪照护、安宁疗护、高层次人才保健‌等专属服务,珠江医院三水医院已率先实施免陪照护。针对多科室奔波问题,设立‌麻醉疼痛、老年医学、体重管理、睡眠管理‌等多学科联合诊疗(MDT)门诊,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大力发展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问诊、药物配送等智慧医疗服务。

三水推动省市区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流动。

三水推动省市区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流动。

全龄全周期:

织密健康服务网‌

三水医改着眼全龄人群、覆盖健康全周期,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精准施策。

针对‌住院患者,三年1900张新增床位支撑区内住院率超90%,力避舍近求远。

针对‌疑难重症患者,‌ 引进名医专家,打造“‌国医大师工作室‌”,重点建设肿瘤防治、心脏医学、妇儿重症救治等六大优势专科。

针对‌慢病患者,‌ 建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重大传染病及心理健康“筛查管治”机制,力争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达88%。

针对‌孕婴家庭,‌ 完善孕前及新生儿健康管理,推进“出生一件事”集成办理。

针对‌幼儿家庭,‌ 绘制“全区托育地图”,推动幼儿园、企业、社区多元化办托,托育机构与医疗机构100%签约保障健康。

针对‌学生群体,‌ 将学校医务室纳入定点医疗,新建超22间学校卫生室,确保保健教师/卫生技术人员100%配备,严控肥胖近视率。

针对‌老年群体,推动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或签约就近医疗机构,医养结合床位扩至1800张,并创新提供免陪照护、安宁疗护等高端服务。

针对‌企业职工,‌ ‌首创“全职业健康周期企业医生签约式服务”‌,组建全市首支企业医生团队,服务覆盖超15000名职工。

李军表示,三水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是建设环两江先行区的重头戏,总体蓝图和重点任务施工图已经绘好,全区上下要切实提高站位,把三年行动作为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一比高下的练兵场,真抓实干,奋勇争先。

采写:南方+记者 魏英

摄影:南方+记者 戴嘉信

通讯员 三宣 三卫宣


编辑 熊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