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企业、进乡村,肇庆人大这场专题调研为发展“精准开方”

作者 刘舜欣 2025-07-19 08:43

盛夏七月,是人大代表主题活动集中履职阶段。肇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们走进企业车间、踏入乡村阡陌、奔赴田间地头,以脚步丈量责任,在现代产业与稻田翻滚中开启了一场热火朝天的专题调研,寻找高质量发展的肇庆答案。

7月17日—18日,肇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广东省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19代表小组代表及肇庆市选出的省人大代表,围绕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情况、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进展情况、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开展代表履职活动,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并听取汇报,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为肇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人大代表智慧力量。

7月17日-18日,肇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们开展专题调研。南方+ 刘舜欣 摄

7月17日-18日,肇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们开展专题调研。南方+ 刘舜欣 摄

专题调研走进8个点位

聚焦肇庆重点任务

调研中,人大代表走进鼎湖区、肇庆新区、高要区和封开县,先后到元气森林、肇庆兆阳装备、广东鸿图科技、广东嘉利车灯、粤宏康农业科技、益信农业等企业,深入了解肇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情况,并来到封开县渔涝镇蕨村、南丰镇金楼村,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专题调研,了解“百千万工程”实施及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人大代表们走进元气森林(广东)饮料有限公司。黄伯光 摄

人大代表们走进元气森林(广东)饮料有限公司。黄伯光 摄

此次调研涵盖食品饮料、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智能制造、特色农业等领域企业,及乡村风貌整治提升典型等八个现场点。

做好新时期人大调研工作,是人大依法履行好职能、行使好职权、发挥好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本次调研内容主要包括肇庆市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情况、实施“百千万工程”进展情况、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情况三方面。

肇庆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三项任务都是当前肇庆的重点工作任务,也是代表、群众关心关注的事项——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主题,肇庆需要充分发挥人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作用;其次,今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第三年,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牵动发展全局的关键之举,确保完成‘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此外,肇庆是传统农业大市,目前已形成6个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现代特色农业成效明显。”三个方面正体现了肇庆人大围绕中心大局、积极主动作为的政治担当。

从田间地头到产业车间

人大代表一线调研促发展

在位于封开县的肇庆市益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人大代表们冒着酷暑、头戴草帽走进田间小径,两侧的农田中,无人驾驶的联合收割机正收割着水稻等作物,上演着“智慧农业”的生动一幕。

人大代表们走进位于封开县的肇庆市益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方+ 刘舜欣 摄

人大代表们走进位于封开县的肇庆市益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方+ 刘舜欣 摄

在另一侧的益信农业科创中心,一堆堆白色包装的动物饲料吸引了人大代表们的注意,这也是益信公司实现智慧农业科技创新的亮点之一。

“为降低畜牧养殖对粮食的消耗,企业依靠科技创新研发出将玉米、水稻、油菜等作物全部转化为猪、牛、羊饲料的新技术,并运用生物处理技术工艺,将种植中产生的玉米秸秆、水稻稻秆加工为青贮饲料,用于畜牧养殖,做到物尽其用,降低养殖成本又节约纯粮。”市人大代表、肇庆市益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益耀表示。

在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故居封开县渔涝镇蕨村,高达8.17米的莫宣卿雕像屹立于村前的人工湖中央,雕像一侧是崭新修建的“读书桥”,另一侧则是红瓦黄墙、整齐屹立的乡村房屋,该村充分挖掘状元文化,农房风貌提升的新图景铺展而开。

在封开县渔涝镇蕨村,高达8.17米的莫宣卿雕像屹立于村前的人工湖中央。南方+ 刘舜欣 摄

在封开县渔涝镇蕨村,高达8.17米的莫宣卿雕像屹立于村前的人工湖中央。南方+ 刘舜欣 摄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也是省人大代表、封开县河儿口镇丽雄蔬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莫淑燕的家乡。“‘百千万工程’为我的家乡带来巨大变化,道路拓宽了,房屋变美了,到此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莫淑燕自豪地说。

莫淑燕向人大代表们介绍着家乡渔涝镇蕨村的发展。南方+ 刘舜欣 摄

莫淑燕向人大代表们介绍着家乡渔涝镇蕨村的发展。南方+ 刘舜欣 摄

在南丰镇金楼村,有着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状元文化。盛夏骄阳下,连片的羽衣甘蓝汇成绿色的海洋,绘有莫宣卿的水墨画、古诗词在乡村墙绘随处可见。

“金楼村可进一步植入农耕体验、美学工坊等新业态,打造可看、可玩、可买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还可考虑发展民宿,利用起农耕文化、状元文化等资源,挖掘教育与文旅的融合。”人大代表们在调研中踊跃提出建议。

在位于高要区的鸿图科技,减震塔、电机壳体、电控箱体等汽车零部件琳琅满目,“公司目前产值多少?”“专利情况如何?”人大代表们仔细询问着企业发展情况。

人大代表们走进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方+ 刘舜欣 摄

人大代表们走进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方+ 刘舜欣 摄

“公司2024年产值达4.8亿元,并于2022年成功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人大代表们穿梭于企业展厅,切实感受着科技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带来的引领与创新,也为后续的座谈交流、建言献策做铺垫。

调研现场。南方+ 刘舜欣 摄

调研现场。南方+ 刘舜欣 摄

座谈汇聚智慧力量

代表建言“精准开方”

在18日举行的专题调研汇报座谈会中,人大代表们结合调研所见所闻,踊跃为肇庆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调研中,封开大力发展杏花鸡产业对全国人大代表陈慧带来启发,她建议:“一要用产业化思维做强特色农业,打造全产业链标杆,如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打造预制菜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肇庆从一产向二、三产转变;二要以新消费场景激活市场动能,并创新营销模式,如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景区等设立农产品展销区,拓展消费场景;三要以金融创新破解发展瓶颈,借助产业基金、产品贷款等金融途径助力优势产业升级。”

在专题调研汇报座谈会中,人大代表们踊跃为肇庆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黄伯光 摄

在专题调研汇报座谈会中,人大代表们踊跃为肇庆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黄伯光 摄

陈慧还强调,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赋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农人’是‘百千万工程’中的关键一点,人才振兴,产业才能振兴,要重点培养电商直播、运营等专业人才,以工业思维推动农业发展。”

省人大代表夏冠新则在调研中关注到城镇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乡镇政府全力帮助乡村加大特色农产品销售,还有的乡镇积极引导企业接收乡村劳动力,吸引企业到乡村发展,让村民就近、就地就业,增加收入,值得鼓励。”

他建议,镇一级政府要因村施策,结合各村有利资源和农产品规划好农业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省人大代表曹秀华则建议,政府要更聚焦肇庆优势产业,组织产业、企业加大和高等院校及其他研究机构的对接力度,加大应用型科技创新及智能化部署,承接大湾区及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肇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肇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思辉表示,本次专题调研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收到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各位代表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提出许多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意见建议,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深厚的为民情怀及良好的履职水平。

张思辉强调,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将一如既往地把服务保障代表履职作为份内事,作为人大履行各项职权的基础,为代表履职创造更好条件,“各位代表在履职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提出,我们将积极协调解决,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据了解,本次调研后,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将把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转交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研究处理。下来,肇庆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本领,并积极主动作为,增强依法履职实效。

南方+记者 刘舜欣

通讯员 陈坚庭 黄伯光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