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青春使命,关爱乡村下一代。近期,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青禾筑梦团”实践队,奔赴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竹坑村,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心手相牵,童乐同行”为宗旨,聚焦乡村儿童的情感陪伴与身心健康发展,在竹坑村村委的大力支持下,“青禾筑梦团”实践队的队员们化身知心伙伴,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与深度关怀,为村里的孩子们编织了一个充满温暖与启迪的暑假。
走进竹坑村村委图书室,映入眼帘的是“青禾筑梦团”队员们与孩子们其乐融融的画面。队员们就像亲切的邻家兄姊,精心组织了丰富活动:趣味盎然的集体游戏点燃了欢乐,拉近了彼此;折纸绘画激发了无限创意,也释放了童真;团体舞蹈课程活动则巧妙引导孩子们练习沟通与合作;针对个体的假期作业辅导,更给予了孩子们渴求的专属关注和教育支持。在这里,队员们俯下身姿,耐心倾听每一句童言,倾听每一个疑问,用温暖的笑容回应每一份羞涩。他们所做的一切,核心在于用心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包容、充满鼓励的环境——一个让孩子们敢于敞开心扉、自由成长的“心灵家园”。
“青禾筑梦团”深知,有效的关爱始于深刻的了解。队员们将调研工作巧妙地融入日常陪伴的点点滴滴。
在“开学第一课”的开班环节,一张张温馨的“我的小小心愿”便利贴,让队员们第一时间倾听到孩子们最真实的声音——无论是想要一颗足球,还是渴望有人聊聊心事。两周的朝夕相处,更是宝贵的田野观察期:游戏时的协作表现、手工课上的专注程度、辅导时的理解力反馈、甚至休息时的闲聊片段,都成为队员们理解孩子心理状态和家庭环境的生动素材。
为了鼓励孩子们敞开心扉、全情投入,团队同步推出了充满童趣的“青禾印章收集”计划,让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和积极表现都能收获印章兑换惊喜奖励,让满足需求的过程本身也充满欢乐与动力。
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青禾筑梦团”队长叶思彤说:“这两周的竹坑村之行,对我们每一位队员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能力的淬炼。我们不再是只坐在教室里的学生,而是真正走到田间地头,用所学的教育、心理知识去贴近、理解、陪伴这些纯真的孩子。看到他们从最初的腼腆躲闪,到后来主动分享秘密、开怀大笑,甚至在我们离开时依依不舍,这种转变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三下乡活动的意义——即使力量微小,汇聚起来也能照亮一方天地!”
在竹坑村的14个日夜,“青禾筑梦团”实践队的队员们以青春之名,赴童心之约。他们用真诚的陪伴驱散孤独,用专业的引导启迪心灵,用满腔的热情点燃希望。他们不仅用脚步丈量了乡村的土地,更用爱与智慧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阳光的种子,为乡村振兴中至关重要的“未来力量”——乡村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注入了温暖而坚定的“心”动力。
南方+记者 张柳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