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南方电网广东揭阳供电局(下称“揭阳供电局”)立足“地方所需、企业所能”定位,以“电力先行”赋能“百千万工程”,聚焦揭阳古城“三线整治”、台区智能化改造等重点任务,创新实施“电网升级+”行动,全力打造南方电网广东揭阳供电局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示范样板,为揭阳古城焕新活化、高质量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注入强劲“电引擎”。
“绣花功夫”:编织老街古巷新风韵
漫步榕城老街古巷的青石板路间,规整的电力线路与修复后的古朴建筑相得益彰,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这正是揭阳供电局匠心打造的“修旧、焕新、提靓”专项工程的成果。为进一步提升古城居民的电力获得感,该局成立“活力古城”规划专项小组以“绣花功夫”开展古城电网改造,制定“修旧、焕新、提靓”专项方案,通过科学规划线路走向、隐蔽安装计量设备,将昔日主街及背街巷内杂乱的“蜘蛛网”,彻底蜕变为整洁有序的现代智能电网。
围绕古城玉滘溪、柴街、草街“一河两街”空间载体,揭阳供电局联合政府部门开展“三线整治”与迁表改线工程。
截至2025年7月,榕城古城核心区已完成15余千米线路规整及“三线”隐患整改,累计迁移表计450处,并完成7个台区风貌提升,优化电源布置点。“改造后,不仅保障了古城的电力安全,连拍照都更出片了!”古城汉服体验馆店主陈女士不禁感慨,这正是巧用“绣花功夫”的生动注脚。
据城南供电所副所长黄耿东介绍,“我们已完成东门直街等核心区4个公用台区表后线整治,‘一户一表’改造200余户。”通过优化立项程序、统筹物资调配,揭阳供电局压缩审批时限,倒排工期推进施工。目前,古城电网改造第一阶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正朝着8月底全面竣工目标冲刺。
数智赋能:助力古城华丽蝶变
看青狮、赏英歌、体验非遗技艺制作……揭阳古城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的文旅体验,正逐渐成为各地游客打卡的网红目的地之一。随着古城内汉服馆、非遗工坊、主题民宿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揭阳供电局也迅速建立动态巡视检查机制,开展“拉网式”排查,为当地商业用户提供“零距离”上门服务。
“这个隐患幸亏你们及时发现了,感谢!感谢!供电人员的上门服务让我们在这里经营很放心。”民宿店主许女士连连称赞。供电人员在为古城民宿进行用电安全检查时,发现一处配电箱隐患问题,及时指导店主进行整改为保障古城商户用电安全,供电人员根据各商户的经营类型、规模及用电环境,重点排查配电系统、线路和照明设备等处的安全隐患,确保不留死角。同时,他们还主动走进非遗作坊、文化场馆等场所,宣传安全用电知识,解决实际用电难题。这些细致周到的服务举措,有力护航了古城非遗文旅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游客畅游古城体验感,在古城改造过程中,揭阳供电局以建设新型数字电网为目标,为古城新型业态发展筑牢电力根基。他们分批次对古城18个台区进行改造,实现负荷监测自动化,并部署AI巡检系统,通过“机巡+人巡”的双重保障模式,故障定位时效提升43%以上,有助于精准识别并消除隐患,为旅游高峰期的供电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依托“南网在线”小程序,为商户和居民提供线上办理报装、缴费等便捷服务,“客户经理+用电经理”双轨制响应机制,更是确保24小时应急服务“不打烊”。
值得一提的是,揭阳供电局还积极探索“变电站+文旅”的创新模式,规划将110千伏进贤变电站打造成为文旅新地标,让电力设备与文旅景观和谐相融,为能源基础设施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开辟全新路径。
党建护航:古城“出圈”焕发新活力
为确保古城项目按时高质量投产运行,项目启动以来,揭阳供电局始成立“古城项目”党员突击队,全力推进古城18个台区升级改造。
面对古城项目工期紧迫、建设任务集中的双重挑战,党员突击队集中攻坚、科学谋划,构建起“多点开花、协同推进”的高效作业格局。通过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建立全流程动态管控机制,组建多支专业队伍同步开展土建施工、老旧设施拆除等工作,实时跟踪协调物资供应,及时破解施工堵点,全力保障项目建设按期推进。
据揭阳供电局党员突击队负责人介绍:“目前,南环城路内侧公用台改造工作正稳步推进,其中涉及的9个公用台中已有7个顺利完工,按照施工计划,预计本月中下旬将全面完成望江北路(南环城路)示范段改造建设。”接下来,揭阳供电局将持续发挥党员突击队先锋作用,集中力量攻坚,确保在7月底前完成双峰寺、观音仔街和史巷横街等重点区域的配电设备风貌提升及"三线"整治任务,进一步优化古城电力设施环境,助力城市品质升级。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揭阳供电局将持续深化“电亮古城”行动,让古城“亮”起来、“活”起来、“火”出圈,助力这座千年古城在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交融共振中,激荡出新时代的澎湃动能。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李佳滢
通讯员 方虹 林泽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