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协作搭平台,深港东兰学子“双向奔赴”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深圳乡村振兴  2025-07-22 06:31

在粤桂东西部协作的坚实框架中,在深圳龙华区与广西东兰县两地政府的通力协作下,一场精心设计的“民族团结实践课”与“港澳青年国情教育课”正以双向互访的形式生动开讲。这个七月,龙华区委统战部牵头精心组织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的师生代表与由深圳龙华区援建的广西东兰深圳龙华小学的学子们,跨越山海开展互访交流。通过实地探访、文化体验与深度互动,两地青少年深入触摸祖国多元的民俗民情,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在“双向奔赴”中共同感受国家发展的脉动,厚植家国情怀,为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下粤桂教育协作的生动注脚。

壮乡行:

粤桂协作结硕果,深港学子浸润民族根脉

6月30日,培侨信义学校的师生们踏上壮乡土地,首站便来到粤桂协作结出的硕果——由深圳龙华区倾力援建的广西东兰深圳龙华小学。在这座现代化校园里,壮乡风情与协作成果交相辉映,成为深港学子读懂民族文化与国家发展的鲜活课堂。

刚踏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是壮乡特色“文化迎宾礼”:悠扬的《迎客歌》响彻校园,身着民族服饰的师生们手捧绣球与蛋兜,邀请远道而来的客人共制手作。东兰学子还带深港伙伴体验了板鞋竞速、珍珠球等民族体育项目,走进移民新区的壮族家庭唠家常。从指尖的绣球纹样到舌尖的家乡味道,从“挪穷窝、拔穷根”的移民新区变迁到家人围坐时的温情对话,深港学子零距离触摸到壮族风情的温度,也真切理解了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深切关怀与帮扶实效。

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同学们探秘“壮乡蚂拐节”的古老传说,聆听回荡千年的壮族古歌,亲手敲响厚重的壮乡铜鼓。当铜鼓声穿越时空,与非遗古歌交织,深港学子不仅感受到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鼓点与歌声中深植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遗产的认知与自豪。这些历经岁月沉淀的文化符号,正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走出校园,更广阔的天地诉说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厚根基。在坡豪湖,清澈湖面倒映着生态保护的理念,见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在列宁岩、韦拔群故居,红色故事里藏着各族儿女共同奋斗的峥嵘岁月;在龙华援建的“共耕社”葡萄园,亲手摘下的葡萄甜里带着“共同富裕”的滋味;在韦国清纪念馆,一张张老照片讲述着各族人民携手共同建设新中国的历程。从红色根脉到生态发展,从脱贫攻坚成果到共同富裕实践,深港学子全方位感悟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奋斗历程与共同目标,更深刻体会到粤桂协作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巩固国家认同中的坚实力量。

鹏城聚:

共享改革荣光,东兰学子触摸前沿成就

不久后,东兰深圳龙华小学的学子们踏上回访之旅,走进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这座浸润着“深圳龙华”基因的校园,成为他们感受国家发展前沿的窗口。科技感满满的校园设施让东兰学子连连赞叹: 智能教室、创客空间、多功能运动馆......校长王红军笑着告诉孩子们:“别看我们隔着山海,深圳龙华这四个字,就是我们共有的联结。”一句话拉近了心的距离,让两校学子在协作背景下的“一家亲”情谊悄然升温。

在深圳的几日,现代化的沉浸之旅让东兰学子目不暇接:莲花山上,瞻仰邓小平铜像,听改革开放的故事,深圳从“边陲小镇”到“大都市”的蝶变;大潮起珠江展览馆里,一张张图片、一段段影像见证着“深圳奇迹”背后的奋斗密码;图书馆与美术馆中,现代文化的活力与创意扑面而来;观澜版画村里,传统木刻技艺与当代艺术碰撞出别样火花;卡鲁冰雪世界里,南国少年在冰雪中嬉戏欢笑......从改革开放的起点到现代化建设的前沿,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到现代生活的多元,东兰学子亲身体验着国家发展的蓬勃生机,对“强国”与“复兴”的理解愈发具体而深刻。

课堂上的互动更让情谊生根发芽。两校学子围坐一起,英语课上互教方言,数学课上组队解题,手工课上合作完成一幅融合壮乡纹样与港式元素的作品。歌唱比赛中,东兰学子用壮语唱起《去外婆家》,婉转的曲调让深港伙伴兴趣盎然,纷纷学唱;香港学子则分享了粤语童谣,歌声里满是文化交融的喜悦。这样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尊重与欣赏在互动中生长,更让香港学子主动提出要把壮语歌带回校园,成为文化交流的小小使者。

山海连心:

粤桂协作绘就共同体最美同心圆

这场由粤桂协作重要参与方——深圳市龙华区精心搭建的“山海连心桥”,早已超越了一次简单的互访。它标志着龙华教育帮扶从“硬件输血”向“文化造血”“情感共鸣”的深化升级,是粤桂教育协作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面向港澳青少年开展国情教育方面的创新实践。

当东兰学子回望深圳天际线,心中埋下的是对国家发展的向往;当培侨少年摩挲手中的壮锦,脑海里印下的是民族文化的厚重。两地学子携手走过的每一步,都是粤桂协作有效拓宽青少年视野、促进民俗民情互鉴、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印证。

从壮乡铜鼓的回响到鹏城楼宇的剪影,从红色故事的传承到共同富裕的实践,这场“双向奔赴”的旅程,不仅照亮了深山学子的梦想,深化了港澳青少年的家国认知,更在粤桂协作的广阔画卷上,绘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最美的同心圆。

来源:深圳乡村振兴

编辑 栾艺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