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公布一批应用场景案例,宝安区人民医院5个案例上榜

深圳大件事 2025-07-22 15:59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公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第一批)的通知》,公布第一批“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共289个。入选案例涵盖医疗服务管理、基层公卫服务、健康产业发展、医学教学等四个领域的12 个方面、44 个应用场景。深圳市有30个案例入选,其中,宝安区人民医院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影像AI系统在放射影像快速智能诊断中的应用、基于AI大模型的医疗智能小助手、基于AI大模型的多模态健康预警与慢病管理、基于AI的体检总检智能助手,共5个案例上榜。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细致入微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为病理诊断提供了 “AI神助攻”。传统病理诊断堪称 “显微镜下的马拉松”,医生盯着切片找异常细胞,不仅眼睛酸胀到想罢工,还可能因疲劳漏掉关键信息。宝安区人民医院的 AI 辅助诊断系统不仅是简单模仿人类诊断,而是通过深度学习构建了 “病理特征知识库”,能识别出医生容易忽略的细微形态变化。比如在淋巴瘤诊断中,AI 能精准捕捉到 0.1mm 级别的细胞异型性,这相当于在足球场里找到一粒特定纹路的沙子。这种 “超人类精准度” 的创新,让病理诊断从 “经验依赖” 升级为 “数据驱动”,误诊率下降 32%。

影像AI 系统智能诊断“快准狠”

“影像 AI 系统在放射影像快速智能诊断中的应用”更是把“快准狠”刻进了“DNA”。

传统影像诊断像在翻一本没有目录的百科全书,医生需要“逐页排查病变”。在该案例中,影像AI 实现了“智能导航”—— 它首创 “多模态影像融合算法”,能同时比对 CT、MRI、DR 等多种影像的特征,在 0.3 秒内锁定病变位置。它还会生成 “诊断推理树”,像侦探破案一样展示分析过程:“此处阴影边缘不规则→符合肺癌特征→建议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这种 “透明化诊断” 打破了 AI “黑箱操作” 的行业痛点,让医生从“AI结果的验证者” 变成 “诊断决策的主导者”,不仅效率提升4 倍,还保住了医生的专业主导权。

医疗智能小助手服务“个性化”

“基于 AI 大模型的医疗智能小助手” 堪称 “移动版医学图书馆”,它的创新点不在于信息检索,而在于 “语境理解”。当医生问 “糖尿病肾病的最新治疗方案”,它不会简单堆砌文献,而是结合患者年龄、并发症等具体情况,给出 “个性化推荐清单”,甚至标注 “某方案在亚裔人群中效果更优”。这种 “千人千面” 的应答模式,让基层医生也能享受三甲医院的知识储备,相当于给每个医生配了个 “私人医学顾问团”。

另一方面,智能小助手在住院病历智能生成领域让病历书写从“苦差事” 变成 “轻松活”,病历智能生成小助手能像 “资深住院总” 一样深度理解诊疗全流程:自动抓取患者入院时的病史采集信息、检验检查数据、生命体征变化等诊疗数据,智能生成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的病历文书,使得 “效率 + 质量” 的双重飞跃,复杂病历生成时间从 1-2 小时缩短至 30 分钟;病历归档及时率从72% 提升至 95%,病案首页数据完整率从 81% 提升至 98%。

多模态健康预警系统“预测性干预”

多模态健康预警系统则堪称 “慢病管理的时空折叠术”。传统慢病管理像“盲人摸象”,只靠定期体检数据判断健康状态。而这个 AI 模型打通了体检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壁垒,能实时分析饮食记录、运动轨迹、血糖波动等18类数据。比如它发现某位高血压患者连续三天晚餐摄入盐分超标 + 夜间睡眠呼吸暂停,会提前 24 小时推送预警:“未来 48 小时血压可能飙升至 160/100mmHg”。这种 “预测性干预” 把慢病管理从 “亡羊补牢” 变成 “未雨绸缪”,让高血压患者的急性发作率下降 57%。

体检总检智能助手高效解读体检报告

“基于 AI 的体检总检智能助手” 让体检报告解读变得轻松高效。AI 总检智能助手能够快速分析各项体检数据,生成清晰易懂的报告,还能给出针对性的健康建议。它就像一位贴心的健康管家,让体检真正发挥出预防疾病的作用。

 “让 AI 懂医疗,更懂人”,宝安区人民医院上榜的5个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巨大潜力。它们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也将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就医体验。

采写:南都记者谢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