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这群大学生,在乡村开起“临时照相馆”

作者 林露 2025-07-22 17:04

七月盛夏,广东医科大学“微尘・心”公益团队队员走进湛江市徐闻县西连镇金土村,在当地工作人员支持下,开展为期7天的“情暖百岁,岁月留痕”走访记录活动,用镜头为48位长寿老人定格岁月瞬间,捕捉27名孩子的纯真笑脸,用百组图集形成乡村时光记忆。

志愿者拍摄的部分照片 。卢杏 摄 受访者 供图

志愿者拍摄的部分照片 。卢杏 摄 受访者 供图

队员带着摄影设备,走进一位位长寿老人的家中,也穿梭在村落间捕捉孩子们的笑脸。“看到这群大学生来,老人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村干部胡海花说。拍摄前,队员们细心布置场景,帮老人整理衣装、梳理白发,耐心引导他们调整姿势;面对孩子,队员们则陪着嬉笑打闹,在玩耍中捕捉最自然的笑容。当快门声响起,这些瞬间不仅成为影像记录,更化作爱与关怀的见证。

志愿者向老人展示拍摄的照片。肖柠 摄 受访者 供图

志愿者向老人展示拍摄的照片。肖柠 摄 受访者 供图

拍摄间隙,队员们围坐于老人身旁,在当地工作人员的翻译帮助下和与老人们唠起家常,尽管语言不通,但老人们的热情丝毫未减,88岁的黄体华爷爷虽年事已高,但听得懂普通话,他骄傲地讲述着两个孙子在城里读书的趣事,队员们认真倾听,不时点头回应;92岁的老木工黄体天爷爷谈及自己坚守的传统家具制作技艺时,眼神里满是自豪,队员们耐心询问手艺细节,记录下这珍贵的文化传承场景。老人们还热情地摘来自家种的新鲜龙眼、拿出当地的特色菜肴“款待”队员们。

让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走访中,一位老人在拍摄完成后小心翼翼地询问队员能否为他重病卧床的妻子拍照留作纪念,队员们毫不犹豫地答应,而这一幕也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小小的照片承载着的厚重情感。

经过7天的拍摄,团队对百组照片进行了专业的整理,并将精心装裱的照片郑重送到老人们和孩子们手中。“当把打印好的照片送到爷爷奶奶和孩子们手中,看着他们满眼欣喜地说着谢谢时,突然就觉得那些走过的路、流过的汗都无比值得。” 队长卢杏感慨道。

看着照片里的自己,老人们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孩童般的笑容,紧紧握住队员们的手不停道谢;孩子们拿到照片后兴奋地互相展示,开心不已。金土村党支部书记吴伯贵为队员们点赞:“你们所做的不仅仅是公益行动,更是弘扬尊老爱幼美德的生动实践。你们用镜头留住了金土村的记忆,让温暖在岁月中延续。”

广东医科大学风雨同行志愿服务队为部分村民拍摄的照片。 胡安琪 摄 受访者 供图

广东医科大学风雨同行志愿服务队为部分村民拍摄的照片。 胡安琪 摄 受访者 供图

除“微尘・心”公益团队外,广东医科大学还有多支团队以不同视角开展“光影记录”活动。风雨同行志愿服务队作为该校融媒体中心学生组织组建的一支专业队伍,同样将兴趣专长转化为特色服务,在阳春市河口镇做起了时光记录者。在当地,由于缺乏设备或忙于生活,村民很少会去拍摄照片记录生活,家中往往也缺少能定格美好瞬间的照片。为了弥补这份遗憾,风雨同行志愿服务队精心策划并开展公益拍摄活动,并将照片打印出来送给当地的村民们,有可爱的小孩的单人照,也有兄弟姐妹一起的合照,还有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的照片。村民们拿到照片都非常欣喜,看着这打印出来的照片眼里放着光,让这次活动的意义得到很好的诠释。

在遂溪杨柑的银龄志愿服务队则将镜头聚焦年长老人,通过为老人们拍摄婚纱照,留住时光记忆,婚纱照拍摄活动也是团队的特色活动之一,至今开展已超过5年。

南方+记者 傅晓冰

通讯员 徐畅 苏诗晴 符川川

编辑 陈文
校对 马海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