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这场研讨会在深圳举办

作者 孙颖 2025-09-27 21:43

9月27日,第二届“新标准背景下‘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教学研讨会”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召开。

会议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为指引,聚焦“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涵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职教出海”的实践挑战、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数智赋能教育创新四大方向,系统探索了未来发展的新策略、新模式、新路径与新机制。

本次会议主题新颖,内容系统,话题研讨充分,现场气氛热烈,受到海内外教育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会议参会代表216人,来自国内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56所高职院校、47所本科院校。

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携手出海的创新模式,“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是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产业所需的技能人才的关键抓手,更是赋能中资企业在海外培养本土化人才的重要载体。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许建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党总支书记、董事长郝运分别致辞。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田红芳、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谢永华分别作大会主旨报告。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教学与资源处副处长惠蕙出席会议。

在大会主旨报告中,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田红芳教授指出,应通过统筹布局规划、推动课程与标准的本土化发展、加强“双师型”教师协同及深化校企合作等途径,全面提升“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谢永华教授则强调,需从协同发展顶层设计入手,加快构建标准体系、整合资源建设平台,并加强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系统化举措促进“中文+职业技能”融合创新。

原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首任院长梁赤民教授等嘉宾从多个维度展开分享,内容包括“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助力职教出海的路径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热点与选题方向、新形态数字教材开发以及多模态语料库建设等前沿议题。

会议还设置了圆桌对话环节,聚焦第二期“双高计划”背景下“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发展策略,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贡献了多元视角和可行方案。

本次会议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应用中文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济南职业学院、《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编辑部共同协办。

据悉,本次会议为推动中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深度融合、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搭建了高层次交流平台,展现了我国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与新气象,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擘画了实践路径,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的教育动能——立足中文、融通职业、联结世界。

南方+记者 孙颖  通讯员 李凤仪

编辑 钟常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