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增691家,创历史新高!新一批“小巨人”企业公示

走进广东造 2025-10-21 18:17

以中小为形,以精尖为魂,广东“小巨人”企业上新了。

近日,工信部发布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广东共有691家企业入围,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创历史新高。此前,广东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两千家,居全国前列;在人工智能领域,广东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从地域分布来看,新公示的企业主要来自深圳(347家)、广州(127家)、东莞(65家)、佛山(48家)、珠海(38家)、中山(19家)、江门(12家)、惠州(11家)、肇庆(8家)、茂名(5家)、韶关(4家)、河源(2家)、阳江(2家)、清远(2家)、汕尾(1家)。覆盖全省15个地市,是评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来覆盖面最广的一次。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动能强劲。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珠海等市“小巨人”企业公示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在市级层面(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等)深圳首次成为全国新增“小巨人”企业数量第一的城市。

“从人才、供应链到品牌出海,粤港澳大湾区优越的产业环境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深圳库犸科技有限公司入选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国内公关负责人黄卉表示,90%的生产可以在大湾区解决,从样品创意的策划到样品的真正的落地,大概不到10天就可以达成,高效实现技术转化与市场拓展。

专精特新企业是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根据本次公示的名单看,入选的粤企主要分布在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瞄准细分领域,广东的“小巨人”企业不断深挖、疏通堵点,推动新兴产业集优集强,未来成型成势。

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的雷鸟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CEO李宏伟介绍,该公司作为广东本土培育的科技企业,成立仅3年便实现了消费级AR眼镜市场占有率35%的突破。他注意到,当前广东已集聚人工智能与AR领域企业超千家,相关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形成“硬件研发+算法创新+场景应用”的全链条生态。

放眼全国,广东的“小巨人”整体走在前列。“更值得留意的是它们的分布和走向。在大湾区,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嵌入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有的在细分市场做到领先,有的在关键材料和零部件上实现突破,不少企业已经把产品卖到了海外。”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说。

这种变化,反映的是广东制造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转变。盘和林认为,从过去重规模、拼速度,到现在更关注技术深度和不可替代性。一批“小而专”的企业正在冒头,它们或许不显眼,却可能是撑起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南方+记者 许宁宁 昌道励

编辑 余佩 张会玲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