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毕业骑行千里,他们在佛山上了难忘的一课

作者 罗湛贤 2025-06-27 10:19

“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6月25日晚,高考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佛山,来自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中的一群高三毕业生,却以骑行这一独特的方式,为高考画上难忘的句号。

他们此行的旅程长达3000公里,佛山只是其中一个途经点,却在这里上了难忘的一课:放下高考得失、活在当下,用骑行丈量祖国壮美山河、风土人情,在旅途中经风历雨逐步成长。

“无论考得怎么样,我都相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朔城区一中学生杨瑞泽说。

不一般的毕业旅行

眼看着学生暂时在他乡尽情释放,他们的老师兰会云欣慰地笑了。

6月10日,兰会云带领着30名高中毕业生,踏上了骑行毕业之旅。他们计划用时一个月骑行3000公里,穿越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等六省,并在海南环岛骑行一周,开展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产业经济等地理实景教学,感受山海的辽阔和壮美。

从山西出发,目的地海南,兰会云带领30名学生骑行3000公里,实地感受山海壮美。

从山西出发,目的地海南,兰会云带领30名学生骑行3000公里,实地感受山海壮美。

年近不惑,兰会云说自己一直是理想主义者。在西南大学地理专业出身的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一时水文学老师带他去嘉陵江边采药,大二地质学老师带队去爬华蓥山,还有大四实习时老师带领去实地走访的经历。

“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当一个地理老师的话,我的教学不要停留在课本层面,要让地理贯穿学生的一生。如何贯穿一生?需要走出去进行实景教学。”兰会云说。

当了高中地理老师后,他将当初的承诺变为现实,四次带领学生用骑迹丈量神州大地,体验不一般的毕业旅行:

2016年,他带着7名高中毕业生北行骑车2600多公里,远赴内蒙古满洲里实探祖国边疆。

2019年,他和11名学生向东骑行1800多公里,抵达上海感受一线城市的繁华。

2022年,他领着13名学生西行,骑行近2000公里到达青海青海湖,领略高原风光。

今年是“骑行万里课堂”的最后一届,30名学生跟着他南下,探寻大海浩瀚。

凭借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与学生相处的方式,兰会云被很多人称为“别人家的老师”。他和学生的千里骑行的事迹也走红网络,《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相继关注报道,所到之处受到各地市民的热情欢迎。

佛山创意产业园迎接远道而来的骑行队伍。 

佛山创意产业园迎接远道而来的骑行队伍。 

高考只是人生成长的一小站

此次3000公里的漫长旅途中,佛山是他们特意挑选的地方。

佛山是兰会云一直特别想来的地方,尤其是当地陶瓷产业变迁转移升级的过程,更是他想为孩子们补上的一堂生动的人文地理课。

兰会云对佛山的好感,还来自其西南大学学长、佛山创意产业园董事长邱代伦。

近年来,邱代伦致力于打造成长文化,推动在地文化“弼唐心学”当代化、数字化、商业化为“成长心学”,并用“成长心学”为城市更新赋能,并开发相关研学产品。“佛山创意产业园的终极梦想是打造一所开放的终身成长大学。”

“成长教育一直是我特别感兴趣的,希望我的学生能保持终身成长的能力。”此次在佛山,兰会云及其学生还专门与邱代伦开展成长教育的深入交流。

学生在佛山体验功夫文化。

学生在佛山体验功夫文化。

欣赏佛山非遗醒狮,学打咏春拳,在功夫夜市获美食“投喂”,与当地人合唱《我的未来不是梦》……杨瑞泽感叹:“佛山市民实在太热情,太有创意了,太让人感动了。”

学生与佛山市民合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学生与佛山市民合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今年高考,参与骑行这群孩子里,60%以上达到了本科线,但也有几个人考得不太理想。有过高考失利经历的兰会云,特别能理解共情,出发前都一一对其宽慰。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小站,往后看,人生路还很长,你现在看可能这是高考的失利,很痛苦,但是站在十年、二十年以后看,它可能是我们人生成长的养分。”兰会云说,把当下的每一步走好,其他的问题交给以后来解决,时间会给最好的答案。

而骑行,其实也是他们成长之路的一个缩影。

“这过程中,我们爬过很多山,路过很多坎,除了高考,这就是目前最考验毅力的。如果一步一步都能坚持下来、不断磨炼自己,也可以为以后人生的路做一点铺垫。”学生杜旻豪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告别佛山,这支身着红衣的骑行队伍再度聚成一团火,朝着目的地海南继续前进,奔赴大海、梦想和远方。

采写:南方+记者 罗湛贤

佛山创意产业园供图


编辑 熊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