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是什么?有什么用?账户里的钱能不能随时取出来?6月28日晚,由南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称“南沙人社局”)主办的“人社小摊·服务街坊”南沙人社惠民政策流动宣传活动在榄核镇星海广场举办,通过“摆摊设点”的方式,开展面对面政策咨询服务,吸引市民群众排队咨询有关个人养老金的相关问题,实现惠民政策精准触达。
“小摊”承载着百姓的生活日常,南沙“优企服务轻骑兵”人才资源服务队化身热情的“摊主”,用“最接地气”的方式,送政策“清凉”,暖市井民心。现场吸引数百名群众参与。
据介绍,本次活动共开展10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展开人力社保政策宣传,与老百姓“面对面”现场答疑,真正把惠民便民政策为群众讲好讲透。
政策送到手
群众点赞“面对面”咨询
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活动组织了专员提供人社政策解读、业务流程讲解、操作指南等服务。摊位涵盖就业创业、人才服务、社会保险、劳动关系、港澳青创等人社部门五大主责领域,相关处室业务骨干就个人养老金政策开展多维度现场解读。
活动还没开始,就有许多市民围在启动仪式现场,排队咨询养老问题。
对此,现场负责解答的南沙人社局工作人员回答,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自愿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只要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且尚未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都能参加,不受年龄限制,但已领取待遇的退休人员无法参加。
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我国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制度组成,旨在为参保人再增加一份积累,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广州作为全国36个先行城市之一,自2022年11月全域先行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
互动有趣味
传递惠民“好声音”
“问得清楚,听得明白,还有礼物拿!”在“有奖问答”摊位抽取题目挑战完,带着孩子来“赶集”的张女士高兴地说。
“原来这样是违法用工”“工伤预防学问真不少”……直观的教育形式,让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入脑入心。还有不少热心市民和企业代表认真填写问卷,为进一步提升人社服务献计献策,共收到线上线下问卷70余份。
“摊开的是政策,聚拢的是人心”,南沙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人社小摊”就是要让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变成老百姓和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首站榄核的成功开张,验证了这种“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服务模式的生命力。
接下来,“人社小摊”将开遍南沙的各个镇(街),下一站约定7月10日南沙万达广场。
【常见问题】
典型案例1:
某50岁男性自由职业者,此前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8年,因为目前收入不稳定,没有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本来打算坐等60岁退休,经社保服务志愿者耐心讲解才幡然醒悟,并决定马上办理参保缴费。因为按照最新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规定,1975年6月出生的男性,改革后的退休时间为2038年2月,对应该年度的退休最低缴费年限为19年6个月,因此他目前参保缴费的18年并未达到最低年限要求,必须继续参保缴费。
典型案例2:
某29岁已婚女士,全日制本科生,2023年4月首次到南沙区企业工作,参加社会保险15个月,想申请新引进学历人才生活补贴,企业符合单位条件,但本人未具有南沙户籍,目前未购置房屋,本以为无法申领,经人才服务志愿者解答,现场获悉了人才入户政策及新引进学历人才生活补贴申报路径。按照计划指导类入户政策,全日制本科、40周岁以下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满1个月即可办理学历人才入户。该名女士现场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马上获取了入户申请操作指引,同时收藏了“南沙人才服务平台”小程序,并获悉新引进学历人才生活补贴申报路径。
微信扫描二维码查询活动安排
微信扫描二维码查询活动安排
南方+记者 吴冠霖
通讯员 南人社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