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军旅生涯,锻造了坚毅的品格;七年基层耕耘,诠释着不变的忠诚。自转业至江门市新会区罗坑镇以来,杨昌闹始终秉持“退役不褪色,转业不转志”的信念,在应急管理、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战线上赓续军人本色。
杨昌闹用实际行动证明:军人的担当,在哪儿都能闪光。
杨昌闹(左三)。
危难时刻显担当,急难险重冲在前
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杨昌闹在担任罗坑镇应急办主任期间,将部队的严谨作风带入安全生产工作中。他贯彻“工作围绕中心转,协调围绕上下转,服务围绕大家转,信息围绕决策转”,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带领团队对辖区300余家企业开展2000余次安全检查,实现企业生产安全“零事故”。
特别是2020年12月,重大危险源罗坑冠达化工有限公司拆除反应釜和储料罐期间,为确保拆卸工作顺利平稳,杨昌闹和新会区应急管理局危化股一道,共同商讨审定企业拆卸搬运方案,对拆卸的每一道环节和每一个细节进行详细问询论证,严格审核拆除公司资质,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拆除期间,杨昌闹每日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同事们佩戴执法记录仪到拆除现场开展安全监管,对拆除公司作业员工逐个进行安全提醒,紧盯每一次动火切割作业,碰到任何一项违规操作都会立刻叫停,责令企业负责人整改到位后方能继续。
通过连续2个月的严谨监管,最终顺利拆除搬运走18个危化原料储存罐和21个危化品反应釜,不但为企业节省拆除资金100余万元,更杜绝了重大危险源拆除期间可能发生的重大安全隐患。
2022年9月疫情防控期间,杨昌闹主动请缨加入支援会城仁义村抗疫党员突击队。身着厚重防护服,他连续11天奋战高风险区,耐心摸排、细心疏导,确保40余名红码群众健康安全,助力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扎根基层促发展,乡村振兴谱新篇
杨昌闹始终将军人的执行力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动力。2023年6月至今,他统筹兼顾“参与业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三大职能,对协助分管工作主动作为,坚持驻村工作同步同频推进。
当好基层干部,要做到“心里装群众、脑中有宏图、手中有方法,脚下接地气”才算合格。他始终心怀一方土地的诚挚感情,扑下身子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用真情做好服务。在推进中开高速深中通道罗坑段环境整治中,他带领团队完成19间看护房2000余平方米清拆和64间1.5万平方米外立面改造,高标准通过上级验收。
整治提升期间,杨昌闹和同事们密切关注并记录农户的利益诉求,积极寻求各方力量支持,耐心做好政策解释,疏通农户不满情绪,逐户签订拆除承诺书和拆除现场实情表,最终提前半个月完成中开高速深中通道罗坑段环境整治提升任务。
日常工作中,杨昌闹着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省级典型村培育任务,严格审核把关“三资”发包工作,圆满完成2023年度新会区乡村振兴考核及主官实绩述职工作,从严落实2024年罗坑镇党委巡查反馈意见涉农领域整改清单,在乡村振兴新战场上展现着转业军官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
从军营到地方,杨昌闹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忠诚与担当。他说:“改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使命。”在罗坑镇这片热土上,他正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军转干部的精彩篇章。
撰文:黄绍侦
图片:新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