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青年在从化|告别泥腥味,鱼价涨三倍!从化新农人靠 “吊水技术” 蹚出乡村共富路

广州从化发布 2025-09-02 18:24

在太平镇连塘村,

有一种鱼需历经60天“特殊训练”方能上市

——体重减轻5%,泥腥味彻底去除,

经济价值却翻了三倍。

这看似神奇的蜕变,不仅承载着新农人何文伟的创业初心,更勾勒出从化“百千万工程”与生态农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径。近日,记者走进这片充满科技感的渔业基地,探寻何文伟与乡村振兴的故事。

2019年,何文伟毅然放弃城市工作,回到家乡连塘村创立莲心公司。不同于传统农业模式,他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三产融合的经营方向:以工厂化养殖技术培育鱼虾,建设蔬菜基地开展农产品加工,开设餐饮门店拓宽销售渠道,最终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闭环产业链。

“在三产融合的运营模式中,我们既要掌握鱼苗养殖技术,攻克吊水瘦身的核心难题,也要做好各个餐饮门店的管理运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何文伟介绍,“吊水瘦身”正是基地的核心创新所在。通过模拟天然干净的生长环境,对草鱼、海鲈等常见水产品进行60天以上的生态“瘦身”,不仅能有效祛除泥腥味,还能让鱼肉变得紧实鲜美。

为了确保品质可控,基地还专门委托专业机构对养殖全过程进行监测,让每一条鱼都拥有专属的“品质身份证”。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挑战是从零开始学习养殖技术。”何文伟坦言,不同品种的鱼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不同问题,起初团队屡屡碰壁。为此,他们四处求学——向水产学院的专家请教专业知识,向经验丰富的养殖户取经实操技巧,再结合基地的实际养殖情况反复试验、总结,最终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养殖经验。

在让鱼“身价倍增”的同时,何文伟还将目光投向了家乡的荔枝产业。作为从化区人大代表,他深知当地农户“卖荔难”的焦虑。连塘村是荔枝重要产地,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荔枝,每到丰收季,销路问题就成了农户的心头事。“我们充分利用三产融合中餐饮门店的销售渠道,帮助农户推广、销售荔枝,缓解他们的销售压力。”何文伟说。

如今,走进莲心公司的养殖基地,8000平方米的智能化养殖车间里,55套循环水养殖系统有序运转,屋顶的分布式光伏能源系统持续供电,“瘦身养殖+屋顶光伏发电”的低碳循环模式已初具规模。不仅如此,莲心公司还主动向周边养殖户共享“咸淡水精准调配”技术,并联合制定《刺身级淡水鱼养殖规范》,让科技红利惠及更多乡亲。闲置土地被盘活,村里的富余劳动力找到了就业岗位,“水产+蔬果+餐饮”的全链条运营,正让连塘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自公司创立以来,我们已带动超过20户农户。通过推广水产养殖技术,吸引他们加入养殖行业,一起增收致富。”何文伟介绍。 从放弃城市工作返乡创业,到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何文伟用“科技化+品牌化+融合化”的实践,证明农业是充满希望的田野。在从化“百千万工程”的推进过程中,正有更多像何文伟这样的新农人,用青春与汗水,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新的篇章。


文字:邝锦雯

图片:邝健华

编辑:张艺

初审:刘芳

审核:王瑞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