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校南下,筑梦湾区!9月1日上午,位于高新区新雅路100号的珠海高新区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下称“高新区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正式开学,这是北京理工大学在北京市外开办的第一所中小学,也是珠海高新区与辖区高校合办的又一所基础教育学校。
合作办学
完成与属地高校合作办学的最后一块拼图
继与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后,此次珠海高新区又与属地高校北京理工大学合办高新区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该校开学意味着高新区“完成与属地高校合作办学的最后一块拼图”。
高新区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占地约2.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24万平方米,是珠海高新区首个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
开学典礼现场,三位院士送祝福。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在视频中介绍高新区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是北理工基础教育走出北京助力湾区的首所学校,更是以教育之力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他希望学校既要传承北理工“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也要立足湾区特色,培养“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姜澜在视频中表示,作为北理工京外基础教育开篇之作,高新区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不仅是知识,更是梦想的摇篮。他希望学校推进智慧变革,打造“人工智能+”特色,争创智慧教育示范。
制导技术专家、9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兴治现场参加开学典礼并以《立志报国,做祖国栋梁之材》为题为师生们上第一课。他希望高新区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传承好红色基因,愿孩子们怀着科技的梦想,让报国的种子茁壮成长,用科学的慧眼观察世界和未来,从小立志、尊师好学、科学报国。
依托高校
打造科创教育特色
高新区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将依托“985”高校、“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北京理工大学强大理工科优势,重点打造科技与创新教育品牌。
学校推进技术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大中小一体化贯通培养。通过一体化课程设计、资源共享机制,北理工优质教育资源可系统性渗透至中小学课堂,让小学阶段学生就能接触高校学术视野与高起点平台。
与此同时,学校构建有“小白鸽三层四类五领域”课程体系,形成循序渐进的能力培养路径:基石课程对标国家标准,夯实知识与能力基础;拓展课程提供丰富可选的学科延伸;赋能课程则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科竞赛等方式,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搭建高阶思维与创新实践平台。
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党委书记、中心主任,珠海北理附校法人代表朱光辉表示,高新区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将充分依托北理工、珠海市的学科、师资、课程、基地、文化、社团、项目技术等资源优势,助力学生成长成才。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学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参与科技讲座、体育活动、课题项目及社会实践创新研学,扩展视野、提升本领。他相信高新区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办学质量、方向与发展将优于北京,期待与地方通力合作快速办成品牌学校”。
双轮驱动
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新区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将师资建设作为学校发展核心,构建“高学历 + 强骨干”双轮驱动的优质师资团队。
学校教师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具备深厚学科理论功底与前沿教育理念。同时引进北京市海淀区和珠海高新区的骨干教师,助力学科特色发展。这种师资布局确保学校“基础学科强基+特色学科突破”目标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开学典礼上,高新区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聘请教育部特聘专家王建宗、飞行器设计专家林海、北京理工大学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邵立伟为学校发展专家;聘请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北理工深圳汽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姜久春为科学教育副校长;聘请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周翔为心理健康教育副校长。现场为专家颁发聘书,增强学校教育教学实力。
当天,高新区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还收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捐赠的图书、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捐赠的首届学生校服,以及江苏中芯智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珠海威智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的机器人智能实验室。
推杆启动,书卷展开。这所从首都北京到珠江之滨、带着北理工“延安根、军工魂”红色基因的学校,扎根珠海这片创新热土,也将为大湾区基础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常务副校长栗苹,珠海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高磊,珠海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习恩民等参加当天开学典礼。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冉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