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踊跃投身公益事业,东莞理工打造实践育人“新课堂”

作者 唐卓 2025-09-22 16:25

9月5日是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东莞理工学院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学子积极参与公益实践,用公益为青春添彩。9月19日,在“双百工程”虎门镇社工站社工的带领下,来自东莞理工学院的青年志愿者走进虎门北栅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入户探访活动。他们走进长者家中,陪长者聊天,细致了解长者的生活状况,倾听长者的实际需求,并送上提前精心准备的慰问礼物。

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在陪老人聊天时,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对陪伴的渴望。无论我们有多忙,都应该抽出时间来陪伴老人,倾听他们的心声。”

这样的公益实践已成为莞工实践育人的“活课堂”。近年来,东莞理工学院与东莞市社会工作协会深度合作,自2022年共建“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以来,始终秉持“产教融合、服务学习”的理念,以“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公益大赛--服务学习”的建设思路持续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实现知识与实践深度融合。同学们利用假期通过社区探访、公益宣传和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积极投身公益实践,将所学专业与公益实践相结合。

2025年,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由东莞市社会工作协会承办的虎门慈善会第六届“创益种子计划”公益创投项目,如“银发守护——困难长者医养结合项目”“擦亮小珍珠——儿童关爱项目”等,深入社区开展助老扶幼、慈善文化宣传和志愿服务,为实践育人提供平台。许多学生反馈,通过参与公益项目,他们不仅在实践中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同理心,组织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实践指导教师表示,学子们将公益实践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学科竞赛、参加中国大学生社会工作论坛等。这种“做中学 学中做”的公益体验,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切身理解公益慈善的价值与内涵,为培养既具实践能力又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了重要途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新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未来,东莞理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东莞市社会工作协会的合作,拓展更多服务学习与公益创新项目,完善科产教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探索高校服务地方、实践育人的有效路径,培养富有慈善精神和社会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采写:南方+记者 唐卓

图片:东莞理工学院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编辑 黎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