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易方达发声!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互换便利业务操作

289财经热点 2024-10-18 11:46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的支持资本市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当天,《关于做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出台。

从9月24日官宣,到10月18日相关细则出台,“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仅用不到1个月的时间进入实操阶段。其中,“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共计超5000亿元,“真金白银”为资本市场输送了增量资金。

广发证券:积极参与首批互换便利业务操作

18日,中国证监会同意20家证券基金公司开展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操作,发挥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的积极作用。

具体来看,证监会已经同意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申万宏源、广发证券、财通证券、光大证券、中泰证券、浙商证券、国信证券、东方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东方财富证券、中信建投、兴业证券、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该20家公司开展互换便利操作。中国证监会要求相关机构加强合规风控管理,主动配合做好这项业务,发挥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的积极作用。

广发证券表示,已收到相关通知,将迅速落实通知需求,积极参与首批互换便利业务操作。易方达基金表示,将积极响应部署,在监管指导下做好此项业务,发挥机构投资者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的积极作用。

SFISF不会扩大基础货币投放

“两个新工具将较为直接地引导资金流向股票市场,为长期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提供支持性工具,预计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增加市场风险偏好,维护资本市场更加稳健、高质量发展。”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指出。

无独有偶,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指出,这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资本市场来说是“真金白银”的利好,而一个繁荣的资本市场是提振消费的最好手段。

对于“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央行披露,目前获准参与互换便利操作的证券、基金公司有20家,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18日举行的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明确表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不是央行直接向市场提供资金支持,不会扩大央行的货币供给和基础货币的投放。

根据相关文件,央行将委托特定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即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与符合行业监管部门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开展互换交易。互换期限1年,可视情展期。互换费率由参与机构招投标确定。可用质押品包括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和公募REITs等,折扣率根据质押品风险特征分档设置。通过这项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投向资本市场,用于股票、股票ETF的投资和做市。

“信贷资金不能违规流入股市”

仍是监管红线

对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央行明确首期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适用于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可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21家金融机构可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合理确定贷款条件,自担风险,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金融机构发放的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与“信贷资金不得流入股市”等监管规定不符的,豁免执行相关监管规定;豁免之外的信贷资金,执行现行监管规定。

“央行提供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则具有特定的指向性,信贷资金不能违规进入股市仍是金融监管的一条红线。”潘功胜明确表示。

记者了解到,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按季度发放。即日起,21家金融机构可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发放贷款用于股票回购和增持,发放贷款后于次季度第一个月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对于符合要求的贷款,中国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100%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

南方+记者 唐柳雯 张艳

编辑 冯颖妍 张茵
校对 梁飞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