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文,同意将黄皮果、黄皮叶正式收载为广东省中药材标准品种,这标志着黄皮果、黄皮叶的药用价值得到了官方权威认可。
郁南作为无核黄皮的发源地,以其种植规模大、品质优、颇具特色而闻名全国。据统计,郁南县黄皮种植面积达22.9万亩,约占全球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三,其中无核黄皮的种植面积就有19.5万亩。2024年,郁南黄皮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62.38亿元。
郁南黄皮。 何鉴清 摄
郁南黄皮。 何鉴清 摄
“希望郁南立足黄皮大健康产业,充分利用好黄皮药食同源特性,变换新视角、拓宽新思维、提炼新理念、进行新探索,开发质量过硬、真实有效和方便价廉的产品,培育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行业品牌,在促进新时代黄皮药食同源、药膳食疗人才培养和学术进步方面作出更大贡献,让黄皮药膳食疗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为广东黄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广东省中医院原副院长陈志强说。
黄皮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
作为南方独有的水果,黄皮素有“果中之宝”的美誉。黄皮在我国种植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人并不把黄皮当作水果,偏向于视其为药物,关于黄皮的历史记载远没有其他知名的水果多,一般都是在草木、医药典籍里一笔带过。
《岭南杂记》中是这么描述黄皮的:“果大如龙眼,又名黄弹,皮黄白有微毛,囊白如猪脑,夏末结果”。《岭外代答》对黄皮的记载是:“黄皮子,如小枣,甘酸佳味,稍耐久,可致远”。
古时黄皮常被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疾病。《食物本草》记载:“主呕逆痰水,脚膈满痛,蛔虫上攻,心下痛”。《广志》则这样记载:“消食,颗气,除暑热”。
陈志强介绍,在现代中医上,黄皮既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药用果,又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的食材,兼具药食两用的特性,被称为“正气果”。在黄皮的传统应用中,黄皮蕴含的丰富营养和独特药理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药用角度看,黄皮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它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生物碱、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抗氧化等功效。在中医药治疗中,黄皮常被用于调节气血、改善免疫功能、缓解疼痛等方面。
从食用角度看,黄皮被赞誉为天然绿色食品,是一种既美味又营养丰富的食材。黄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对促进消化、增强体质、维持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粤菜中,黄皮烹饪出的美食更是令人垂涎三尺,吸引了许多美食家前来品尝。
郁南是“中国无核黄皮之乡”。何鉴清 摄
郁南是“中国无核黄皮之乡”。何鉴清 摄
无核黄皮姜蛋炒饭、无核黄皮炒牛奶、象生黄皮果……去年7月,郁南举办“奋进百千万 共建新郁南——2024年云浮郁南烹饪技能大赛暨黄皮名宴‘十大名菜’‘十大手信’评选活动”。这些名菜和手信均由当地的黄皮或其他特色产品衍生而来,展现了郁南丰富的美食文化和特产魅力。
“我们不难发现,黄皮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相得益彰,黄皮药食同源的理念在广东的中医药和饮食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陈志强说。
“正气果”浑身是宝
无核黄皮是郁南人熟悉的夏季水果之一,金灿灿的外表、晶莹剔透的果肉,入口虽酸,细细品来,微微清甜。在中医的眼中,黄皮称得上是“养生良品”。
据郁南县中医院内科主治中医师陈林峰介绍,黄皮果果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药用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药领域。黄皮果具有利咽生津、行气化痰、消食解酒、导滞通便、清暑解表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咽喉炎、咳嗽痰多、过量饮酒、食积不化、胸膈满痛、肝胃气痛、大便难通等问题,以及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等。不仅如此,黄皮果树的叶子和根等部位也具有药用价值。例如,黄皮叶具有疏风散邪、解毒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小便不利、热毒疥癞、疳积等问题;黄皮树根对气滞胃痛、腹痛、风湿骨痛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我小时候身体不好,动不动就感冒咳嗽。要是碰上七八月黄皮成熟的时候,我妈会爬上黄皮树,摘下一把新鲜的黄皮,然后再拿来一大瓶热水,一起往我嘴里送,对缓解咳嗽有一定的作用。”郁南村民黄嘉晖回忆说。
“以往,大多数人只把它当作一种普通水果,其实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果、叶、根、种子均能入药,一身都是宝。”郁南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陈伟才说,此次黄皮果和黄皮叶被收载为广东省中药材标准品种,不仅是对其药用价值的认可,也为郁南无核黄皮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郁南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郁南将继续发挥黄皮产业优势,通过多元化市场推广和深加工产品开发,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黄皮产业蓬勃发展。同时,进一步挖掘黄皮果的药用价值,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黄皮中药材产品,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中药材的需求,并通过举办黄皮节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黄皮产业的魅力,赋能地方经济发展。
抓好黄皮产业“六个一”
“碧树历历金弹垂,膏凝甘露嚼来奇。木奴秋色珍如许,那似香飘溽暑枝。”这是明朝诗人董传策在《噉王皮果》中对黄皮果的赞誉。每到盛夏黄皮丰收时,在郁南县,漫山遍野挂满了如串串金珠般的黄皮果,家家户户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岭南祖地,黄皮之乡。郁南是世界最大的黄皮种植、销售、加工基地,种植面积约占全球3/4。其中,无核黄皮种植面积19.5万亩,目前产值已超62亿元,2024年产量达10.8万吨。
黄皮每年上市时间仅两个月,一般为6月中旬至8月中旬。如何让“夏日限定”水果实现全年供应,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郁南下足了功夫。
近年来,郁南县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导向抓好黄皮产业“六个一”:“一节”,办好每一年度的黄皮系列活动;“一院”,充分发挥广东郁南黄皮科技小院作用;“一带”,打造“西关甜乡”乡村振兴示范带;“一链”,加快推进无核黄皮全产业链发展;“一园”,申报创建无核黄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网”,构建“天网+地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立体式物流服务体系。
今年1月,郁南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春海携郁南无核黄皮系列产品和黄皮果文创IP“黄小希”系列产品亮相活动现场。郁南探索建立区域公用品牌“绿养郁南”,围绕农业产业、运动活动、生态文旅、民宿康养4个方面进行品牌化运营,衍生打造了“和气妹”“正气哥”等品牌形象,还创新打造出郁南无核黄皮文创IP“黄小希”。
“‘黄小希’是我们郁南自主打造和自主运营的黄皮产业果饮品牌,项目聚焦生态黄皮产业,致力于对黄皮全产业链进行研究开发,计划在全国4A以上景区和旅游街区范围内开设不低于20家果饮店,通过‘景区联动+IP联名+产品联营’模式实现商业化运营,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郁南县创兴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郁南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类活动不仅为郁南提供了无核黄皮的展销窗口,进一步扩大郁南土特产的知名度,更是将郁南无核黄皮品牌形象推向珠三角、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接下来,郁南将立足本地特色,在产业上持续发力,推动无核黄皮以及更多土特产迈向百亿大产业。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王谢思齐 通讯员 郁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