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水乡”崛起教育高地。9月10日晚,顺德区举行庆祝2024年教师节暨教育基金会奖教奖学晚会。时隔20年,杏坛镇再次夺得“顺德区教育工作先进镇”荣誉称号。同时杏坛梁銶琚初级中学2023学年行政团队(办学绩效提升类)荣获“2024年度十佳教育团队”称号。
大良街道、伦教街道、勒流街道、乐从镇、杏坛镇被评为顺德区教育先进镇(街道)。白桦 摄
大良街道、伦教街道、勒流街道、乐从镇、杏坛镇被评为顺德区教育先进镇(街道)。白桦 摄
打造“最美校园”示范样板、创建全区首个镇街教师管理系统、探索社会共建共享支持教育发展的新模式……近年杏坛教育事业的发展,总能让人看到惊喜。
从“状元之乡”到“教育先进”,对杏坛而言,这是一次教育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一次全新的启航。
今年是杏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杏坛将着力破解多道“综合题”,通过优化学校布局结构、深化推进集团化办学等,为深入实施教育“四好工程”,推动顺德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优先保障:两年投入4.8亿元,聚全社会之力促教育发展
建设一流学校、培养一流教师、打造一流教育名片、完善布局增加学位,这些都是教育品质提升最直观的体现。
杏坛伍蒋惠芳实验中学、杏美第一幼儿园、潘祥实验学校等相继开办,杏联中学生活综合楼落成启用……这些是杏坛加快教育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优质均衡基础教育的生动缩影。
杏坛伍蒋惠芳实验中学。
杏坛伍蒋惠芳实验中学。
数据显示,近两年,杏坛投入4.8亿元,升级镇域教育资源,镇内53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实现中小学100%全焕新。
从“质”与“量”,有效解决教育资源问题,杏坛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间的教育差距,让越来越多孩子有机会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决定杏坛教育发展的一举一动,不只是教育系统自己的事情。杏坛对教育支持力度,不仅体现在大投入,更体现在全社会的一致共识上。
近年,杏坛通过搭平台、汇力量,让更多热心企业、社会慈善资金加入其中,开创了家庭、学生、社会多方共建共享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据统计,去年杏坛镇合计募集社会资金和物资达1149万元,支持校园“焕新行动”发展。今年以来,杏坛社会各界累计捐助学校建设1117万元。党政同心,村企合力,汇聚成杏坛教育发展的磅礴动力。
西山小学高新区学校扶茂华校长接受陈国光教育发展基金捐赠15万元。
西山小学高新区学校扶茂华校长接受陈国光教育发展基金捐赠15万元。
强师兴教:引入更优师资,构建“多维梯级”培养体系
办好“家门口”的高品质教育,关键要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近年,杏坛教育正面临着教师队伍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的紧迫要求,必须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加快补齐队伍建设的短板。
今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公示了2023年度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通过人员名单,杏坛伍蒋惠芳实验中学语文科组老师周晓平榜上有名,这是杏坛镇本土培育的首位义务教育阶段正高级教师。
近年来,杏坛镇依托镇域教师发展中心、实体化教研室等平台,积极开展骨干示教、名师讲坛等系列活动,队伍建设成效卓著。今年以来,杏坛获评顺德区第二批“三名”人才13人,高级教师15人,杏坛高层次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今年8月,杏坛完成中小学行政干部新一届聘任工作,进一步推进行政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中小学行政队伍平均年龄降低至39.3岁,校级干部平均年龄为42.5岁,其中35岁以下校级干部10人;硕士研究生学历8人,实现零的突破。
杏坛新一届校级干部。
杏坛新一届校级干部。
“修炼内功”的同时,杏坛大力度引进名校优秀毕业生。去年,杏坛招聘教师4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55%,“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占比73%。今年,杏坛再次面向各大高校招聘教师54人,其中47人来自双一流院校或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优质率高达87%。
一方面是引入越来越多高学历优秀教师,为杏坛优秀教师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另一方面,杏坛教师纷纷在国家、省、市、区等各级教学教研比赛中斩获佳绩,充分展现杏坛教师队伍的卓越实力。
这一系列举措,正是杏坛教育全面践行“让优秀的人培育出更优秀的人”的生动写照。
强教提质:“软硬”兼施、“龙头”牵引,打造基础教育“航母群”
在实施教育品质提升工程过程中,杏坛教育落下了关键一“子”。
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杏坛立足当地教育实际,五年来两次实施、调整集团化办学,从资源共享、扩大覆盖面的集团化办学“1.0版本”,到规范发展、提质培优的“2.0版本”,力争聚优质教育资源打造教育集团“航母群”。
今年8月,杏坛镇召开2024学年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杏坛以“核心校+同水平校”“核心校+弱校”模式,组建初中教育集团2个,小学教育集团4个,进一步促进镇域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合理布局。
杏坛镇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授牌仪式。
杏坛镇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授牌仪式。
如果说建设优质学校,是杏坛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前提,那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便是杏坛迈向一流教育强镇的根本。
去年,杏坛镇成立实体化镇域教育教学研究室,先后印发《杏坛镇中小学教研共同体评价考核方案》等9份教研教改文件,持续推进杏坛教育提质增效、内涵发展。
一年来,全镇两次开展“小组合作+”素养课堂展示周活动,吸引超过600多位教师交流互动;同时借力专家、名师引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遵循“课堂导学问答化、问题研究课题化”,引领教学迈上专业、科学之路。
杏坛镇“小组合作+”素养课堂展示周之新教师复习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杏坛镇“小组合作+”素养课堂展示周之新教师复习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一年来,杏坛教育课题立项成绩斐然,共立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9项、区级课题52项、镇级课题29项,形成了全镇教师科研兴教的浓厚氛围。
五育融合:实施“336+N”德育模式,助力学子多元成才
今年8月,杏坛举办首届“读书人家”颁发仪式,为全镇30个村(社区)的83户家庭进行表彰。由佛山芯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向杏坛慈善会青少年发展慈善基金捐助41万元,定向支持和帮扶杏坛2024年高三学子发展。
活动上,今年高三毕业的高赞学子梁嘉盈,从乡贤手中接过奖状,心里感慨万分。她说,一直以来,是杏坛状元文化和浓郁的教育氛围,不断激励着自己前行,让她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未来,我还会带着这种精神,踏入大学校园,追逐更大的人生梦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乡书韵涵养了人才品质。如今,还有更多像梁嘉盈这样的学子,在杏坛这片热土上,不断拼搏,茁壮成长。
近年来,杏坛镇积极构建镇域铸魂育人“336+N”的德育大模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深入推进“三全育人”,五育融合硕果累累。形成了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育人、国球育人、粤剧育人、咏春育人、龙舟说唱育人等“N”个特色,全方位展现杏坛“四优”教育的骄人业绩。
其中,杏坛积极发展乒乓球特色教学,整合全镇优质教育资源,打通小学、初中与高中乒乓球特长学生培养的通道,不断发展乒乓球特色项目,打造出青少年乒乓球小镇的品牌。此外,杏坛积极探索打造科创教育品牌。学生们在国家、省、市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
顺德区第十三届运动会“乒协杯”乒乓球比赛。
顺德区第十三届运动会“乒协杯”乒乓球比赛。
风好正是扬帆时。当前,杏坛正全力抢抓历史新机遇,打造临港经济特色镇。杏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更需要教育的支撑。
奋楫逐浪再起航。今年是杏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站在新的起点,杏坛将以更快的速度持续提升优质学位供给能力、以更大的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更高的标准打造多元人才培养体系、以更高远的站位布局教育事业。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条“逆袭”道路上,杏坛仍在全力奔跑。未来,杏坛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还会涌现出哪些创新实践和亮点成效,值得期待。
采写:南方+记者 白桦
通讯员 杏宣
通讯员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