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僵尸玉米” !这类玉米营养保留超85%,比新鲜玉米更抗氧化

广东科普 2025-04-18 20:22

在超市的货架以及各大电商平台上,

可以看到各种包装的

真空玉米、冷冻玉米,

这些加工玉米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但也有很多人担心:

这种加工玉米就是“僵尸玉米”,

不仅口感差、没营养,

食用后还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真相究竟如何?

加工后的包装玉米并非“僵尸玉米”

某视频博主声称市售的真空玉米“刷糖水”“用科技保鲜”,甚至暗示这些玉米是冷冻多年的过期产品,引发了不少人的恐慌。

每年夏天是新鲜玉米大量上市的时候,南方6—8月成熟,北方则为7—9月。大量上市时,正值炎热天气,玉米价格便宜,可保鲜却成了难题。常温下1—2天,玉米就发黄萎蔫;放冰箱冷藏,也只能维持3—5天新鲜度,时间一长,就会籽粒失水,味道寡淡,口感变差。如果想长期保存,就得采取更科学的办法了,比如真空玉米和冷冻玉米。

真空包装的玉米无需添加防腐剂即可实现12个月的保质期。玉米在采收后会马上进行极速锁鲜,一般是先去杂,去除花丝,剔除发霉、缺粒、水粒、串花粒或成熟度不达标的果穗,并按长度分级,然后高温(85℃—95℃)漂烫,目的是钝化玉米中的酶活性,防止营养成分流失,同时杀菌和固定颜色。漂烫过的玉米冷却到室温后,再用真空袋包装抽真空密封,并放入杀菌锅中,经过20—30分钟超120℃高温的水浴杀菌,充分杀灭袋内的细菌。

整个过程因为抽了空气、高温杀菌,再加上密封包装,细菌没法生存,所以不用加防腐剂也能保存很久。

冷冻玉米保质期更长,可达‌18个月‌,但需全程保持冷冻状态。它靠的是急速低温锁鲜技术,同样会经过预处理和煮制,然后用-30℃速冻机急速降温,让玉米中心温度在10小时内降到-18℃。低温环境抑制微生物活动,最大限度保留玉米的风味和营养。不过相比真空玉米,冷冻玉米在长时间冰冻过程会失水,可能导致口感略干。

至于包装玉米口感比较甜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彭星云解释:

加工后的玉米大部分营养都在

大家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加工玉米的营养价值,相比新鲜玉米,品质是不是差很多?不会没啥营养了吧?其实不必太担心,加工玉米的营养流失远低于大家的想象,可以较好地保留玉米的大部分营养。

加工后的包装玉米核心营养成分保留率达85%以上,甚至比常温存放3天的新鲜玉米更有营养,因为后者可能因氧化和水分流失导致营养下降。

挑选加工玉米的方法

那么,在购买加工包装玉米时,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这样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购买时,仔细查看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尤其是真空玉米,袋子鼓起来的话就是漏气了,如果发现包装有破损、胀气等情况,千万不要购买,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产品已经受到微生物污染,发生了变质。同时,注意检查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越新鲜的越好。

挑选时可以观察一下玉米的外观,冷冻玉米要选颜色鲜亮,没有发暗或变黑的;真空玉米则要看玉米粒是否饱满,有没有明显的变色或干瘪。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看食品安全认证,正规产品包装上会有完整的SC编码(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有些还会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之类的认证标志,这些标志说明产品通过了严格的质量检测,吃起来更放心。

高温灭菌、速冻技术等工艺是食品科学的成果,而非“科技与狠活”,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对加工玉米的生产流程也有严格规范,消费者无需过度担忧。由此可见,“僵尸玉米”的说法毫无科学依据。正规包装玉米生产遵循严格标准,能保证安全性和一定营养价值,可放心食用。

科技赋能食品工业的今天,

大家应理性辨别信息真伪,

才能更好地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