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地下“暗藏玄机”!已划定5个地下文物埋藏区→

肇庆发布 2025-02-28 17:11

肇庆,

作为一座拥有超过两千年悠久历史的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

众多璀璨的名胜古迹,

仿若熠熠波光,辉耀千载。

△罗馨如 摄

而在其地表之下,

更是蕴藏着无数的珍贵“宝藏”!

近期,肇庆市正式公布

首批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名录,

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些神秘的宝藏吧~

走进高要区金利镇茅岗村,

水塘、农田、农舍……

除了映入眼帘的乡村景色,

通过仔细观察你会发现,

田间水边不时会见到一些陶片。

△ 位于高要区金利镇的茅岗建筑遗址,地上是一片鱼塘、田野。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潘粤华 摄

这些陶片多呈黑色、土黄色,表面有线条纹,看上去粗犷质朴。周边还散落着表面呈黑色的木柱、木枝,以及石器、竹器的残片碎件。

原来,

这里是茅岗建筑遗址

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下埋藏着我国南方古代民族起源、

变迁及社会风貌的“秘密”。

△ 茅岗遗址中的木桩。图源多彩肇庆

2021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市文广旅体局启动了地下文物埋藏区划定工作。2022年,该局委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了地下文物埋藏区考古勘探。

市文广旅体局文物科科长李德仁介绍,根据我市历年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以及相关历史文献记载等,在考古工作报告的基础上,我们分析研判全市范围内地下文物较为丰富的区域,并形成拟划定名单。

2025年1月,

肇庆市人民政府公布

肇庆市首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名单

将端州区的肇庆古城墙和三朝古墓遗址、

高要区的茅岗建筑遗址、

鼎湖区的蚬壳洲遗址、

封开县的黄岩洞洞穴遗址划定为

第一批肇庆市地下文物埋藏区。

△ 截图自肇庆市人民政府网

01

肇庆古城墙地下文物埋藏区

◆ 地点:肇庆市端州区城西街道

◆ 埋藏区范围:以肇庆古城墙外缘向四周延伸6米,局部外扩20米划定地下埋藏区范围。

◆ 埋藏区面积:约7万平方米

△ 肇庆古城墙南薰门(南门)月城遗址。受访单位供图

肇庆古城墙地下文物埋藏区于2007年进行发掘,清理出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城门、水闸、房址、道路、沟、墙、柱洞、活动面等遗迹。该处遗址的发掘,为岭南地区历史时期的建筑特点、布局及营建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于2022年被评为广东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

02

黄岩洞洞穴遗址地下文物埋藏区

◆ 地点:肇庆市封开县河儿口镇河儿口社区姚家村

◆ 埋藏区范围:东、西、北以狮子山向外100米,南至省道S265道路红线。

◆ 埋藏区面积:约9万平方米

△ 黄岩洞洞穴遗址。受访单位供图

该埋藏区为黄岩洞洞穴遗址,遗址堆积共4层,分别于1961、1978、1989和1990年进行清理发掘。出土有旧石器至新石器过渡时代的两个晚期智人头颅骨化石、大批打制石器及哺乳动物类牙齿化石。其中,两件人头颅骨化石的发现补充了华南地区晚期智人的化石材料,对于研究华南西江流域古文化遗存和完善本地区古文化谱系有重要意义。

03

蚬壳洲遗址地下文物埋藏区

◆ 地点:肇庆市鼎湖区桂城街道办事处龙一居委会东北面

◆ 埋藏区范围:东北至石咀涌北岸;东南至皮革厂围墙;西南至莲花路侧;西北至制药厂后勤服务中心围墙。

◆ 埋藏区面积:约1.5万平方米

△ 蚬壳洲遗址发掘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该埋藏区为蚬壳洲遗址,遗址堆积共5层,于1986至1987年期间曾两次进行发掘,清理出新石器时代的墓葬27座,含屈肢葬人骨架31具。

04

茅岗建筑遗址地下文物埋藏区

◆ 地点: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茅岗村委会茅岗山北面山脚下

◆ 埋藏区范围:东至石路村西侧至双金河连线;南至茅岗江腰村北侧外沿;西至庆隆村东侧至双金河连线;北至双金河南岸。

◆ 埋藏区面积:约6万平方米

△ 茅岗建筑遗址。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潘粤华 摄

该埋藏区为茅岗建筑遗址,遗址文化堆积层厚约5米,于1978年进行发掘,清理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水上木构建筑,出土大量贝壳及动物遗骸、石器、骨器、陶器、竹器等。

05

三朝古墓遗址地下文物埋藏区

◆ 地点:肇庆市端州区康乐中路

◆ 埋藏区范围:东至土地巷;南至宋程路;西至九里香巷;北至龙马里。

◆ 埋藏区面积:约2.6万平方米

△ 三朝古墓遗址发掘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该埋藏区为三朝古墓遗址,于2001年发现清理出汉墓3座、东晋墓1座、南朝墓6座、唐墓1座、宋墓1座,以及宋灰坑3处、水井3口,出土陶、瓷、滑石、银、铜、铁、玛瑙等不同质地的文物300多件(套)。

李德仁表示,

划定埋藏区并不意味着禁止建设,

而是在施工建设前

要先期对地下文物进行保护。

“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是严格落实‘先考古,后出让’的考古前置机制、加强地下文物保护的重要举措,为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空间管制措施提供了文物资源保护依据,为相关建设工程避开地下文物埋藏区域提供更加清晰的指引。埋藏区公布后,该区域的建设工程均要先进行考古先期勘探、发掘,确保地下文物安全。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肇庆丰富的地下文化遗产

对研究城市历史、赓续文脉具有重要价值。

市文广旅体局表示,

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划定,

将会有效协调地下文物与工程建设间的矛盾,

有利于进一步保护地下文物,

达到历史与现实、考古与工程的双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