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健康南海走“新”更走“心”

南方日报 南方+  2024-12-31 07:18

奋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必须让群众更有“医”靠。12月30日,南海区健康科普技能擂台赛迎来年度收官赛事,来自各医疗卫健单位的参赛队伍聚焦心血管健康主题带来了一场科普盛宴,为2024年“奋进‘百千万工程’,共建健康南海”系列主题宣传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2024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南海区卫健战线以“2024年南海区卫健系统健康科普技能擂台赛”为亮点,持续举办系列科普赛事,以赛促练加强医疗工作者的健康科普能力,大力推进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形成全民参与健康科普的热烈氛围。

与此同时,围绕医疗资源优质扩容和均衡发展,南海着力推动医院与社卫融合发展、西医与中医融合发展等“六个融合发展”,进一步夯实健康南海根基。

通过新赛事、新服务、新探索向“新”发力,南海有效增强了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推动卫生健康系统高质量发展,“健康南海”建设跃上新台阶。

南海区健康科普技能擂台赛收官赛事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大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表队都收获了“最佳科普达人”奖项。

南海区健康科普技能擂台赛收官赛事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大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表队都收获了“最佳科普达人”奖项。

健康科普赛事贯穿全年

以赛促练营造全民参与热烈氛围

血脂异常对心血管健康有哪些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家族遗传风险可以预防吗?如何识别和预防早期心脏病?

12月30日,聚焦心血管健康主题,来自南海区各医疗卫生健康单位的参赛队伍通过赛前培训、新媒体传播比赛和现场竞演,在全区掀起了一场心血管健康的科普盛宴,其中,线上问答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3万多名市民群众踊跃参与。

聚焦心血管健康主题,来自各医疗卫健单位的参赛队伍带来了一场科普盛宴。

聚焦心血管健康主题,来自各医疗卫健单位的参赛队伍带来了一场科普盛宴。

加强健康科普,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是“健康南海”建设的重要支撑。为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和健康中国行动,提高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健康科普能力,今年4月南海区卫健局启动了2024年南海区卫生健康系统健康科普技能擂台赛,聚焦市民普遍关注的健康主题,从脊柱健康、妇幼健康、老年人健康到心理健康、心血管健康,持续开展健康科普线上问答赛、新媒体传播比拼赛、线下科普宣讲赛、现场竞演等科普活动,形成全民参与健康科普的热烈氛围。

医护人员作为主要参赛力量,通过赛事化身科普讲师,使出“十八般武艺”,让健康科普有“知”有味,入脑入心,实现以赛促练的目的。

随着系列赛事的深入推进,南海挖掘出一批懂知识、有创意、接地气的健康科普达人,提升服务能力和科普宣传水平。更专业、更通俗、更有趣的健康科普内容源源不断,人人关心健康、人人热爱健康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截至目前,参与线上问答赛的群众已近36万人,答题准确率超过93%。

南海区健康科普技能擂台赛收官赛“最佳科普达人”奖项揭晓。主办方供图

南海区健康科普技能擂台赛收官赛“最佳科普达人”奖项揭晓。主办方供图

在这个过程中,区内公立医疗机构齐参与,针对不同群体,持续开展多类别、大范围的健康科普宣传和服务活动。

以首赛季的青少年脊柱健康主题为例,南海区卫健部门携手各学校加强脊柱侧弯科普和筛查,制作推广青少年脊柱健康科普视频,累计发布专题科普推文118篇;开展青少年脊柱健康知识巡讲,为学校校医和保健教师、体育老师、健康宣讲员等700多人进行专题授课,并为全区28.3万名中学生进行了脊柱侧弯筛查干预,做到及早发现、干预和治疗,超额完成了2024年度南海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20万学生脊柱侧弯筛查全覆盖和干预项目”的既定目标。

除了举办健康科普技能擂台赛,今年南海还持续开展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三减三健”等专项行动,把倡导健康生活与健康南海建设紧密结合。通过持续举办村(居)健康家庭及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各镇街积极组织辖区内村居、学校、健康场所等工作人员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培训工作,帮助广大居民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让更多的人成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参与者、受益者和传播者。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

“六个融合”打造健康南海新局面

优质医疗资源是健康南海的重要保障。2024年,南海还大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持续提升健康医疗服务水平。

今年,南海发布并持续推进讲温度、有深度的“易健康”365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建设高水平医疗专科技术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多元化健康服务体系,奋力推进卫生健康领域的“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南海持续加码医疗硬件建设。一年来,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综合楼和临床实验中心成功封顶,建成全国首个医学人文主题公园;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一院两区整体提升”项目启动;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平洲医院)心血管病大楼作为佛山首个心血管病大楼正式启用;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传染病大楼建成投用,南海区还与南方医科大学签订进一步深化合作协议,推动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提级管理。一年来,南海区新增床位473张,新增社会办医疗机构223家。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南海还着力推动医院与社卫融合发展、西医与中医融合发展、医疗与公卫融合发展、医疗与产业融合发展、中东西部协调融合发展、外引内联融合发展“六个融合发展”,打造区域协调、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打造健康南海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年来,南海扎实推进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项目,深入推进医防融合,试点建设“全专结合5G健康云诊室”,在大沥社卫中心建成了全区首个慢性病一体化智管门诊,在丹灶社卫中心建成了首个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

一年来,南海面向“一老一小”重点群体,不断做实健康服务。通过开展“健育联盟”试点共建,建设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示范点;通过开展医校联动健康教育工作,灵活利用健康宣教、健康筛查、健康技能传播等方式进校园,为学生及家庭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中医特色服务、营养与卫生、急救技能、开放日体验等宣教服务,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聚焦“一老”,南海在基层社区创新开展家庭医生“三高”智管签约服务,以医联体、专科联盟的双向转诊、全专结合机制为依托,实施统一标准的健康管理技术路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有效强化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的慢性病管理能力。

截至12月中旬,全区“三高”智管试点已扩展至7个镇街的71个站点,服务站点覆盖率达48%,纳入两病医防融合系统管理约6000人,签约“三高共管”患者近3000人。在家庭医生团队专业、优质、持续的个性化服务支持下,越来越多患者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等级。

同向发力赋能中心工作

擦亮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健康名片

打造“健康南海”不仅事关南海人民健康福祉,更是增强区域竞争力、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重要抓手。在建设“健康南海”的过程中,南海卫健战线坚持融入联动全区重点工作,与区域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助力人文南海建设,南海区卫健系统把人文精神与医者仁心紧密结合,持续优化医院就诊环境,并以孕期、哺乳期妇女和婴幼儿需求为导向,提升医院、市场等公共场所母婴设施。作为区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甲综合医院,南海区人民医院以打造“有技术、有温度的医院”为目标,把人文建设作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基石,院区里医学人文主题公园、志愿V站、门诊大堂钢琴区、住院部商业街等功能空间一应俱全。

绿美行动是“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南海区卫健机关自发行动、全员参与,营造开门见绿、抬头见景的办公环境,并以“绿美机关”建设促进机关作风效能提升。

“健康南海”建设还与南海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紧密结合。当前,佛山市把医药健康产业作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进,以南海、三水两区为落脚点打造“南方牙谷”“南方眼谷”“南方美谷”“南方康谷”“南方骨谷”。为了助力产业发展,南海正式启动了医工科创健康研究院、南海区创新中医药研究院两大研究院;南海区卫健局牵头推进了“南方牙谷”“南方骨谷”建设。

南海还启动了“南海智造病房”建设,从耗材到3D打印、AI的高端应用,在区内公立医院内随处可见南海“医疗+智造”的应用场景。

中医药是南海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支点,为了推进全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南海区制定了中医强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启动了“共建粤港澳中药制剂联合实验室项目”,推进“医教研产”在南海深度融合;大力推动热敏灸“1+N+X”服务体系的构建,建成全省首家热敏灸医院,全区各公立医院、社卫中心实现100%开展热敏灸服务。

此外,南海还策划了佛山首个中医药夜市,持续加大南海热敏灸的服务能力和覆盖面,提升南海热敏灸的影响力,打造成为南海中医药文化的亮丽名片。

撰文:陈梦 杨晨 周卓人

编辑 黄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