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茂名石化持续开展高端碳材料装置生产攻关和技术改造,稳定产出了可用作优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Ⅰ类针状焦。
针状焦是生产锂电池负极材料和石墨电极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国防、冶金和新能源汽车领域。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兴起,茂名石化开始拓展相关高端新材料的业务,针状焦便是其中之一。
“2021年8月4日,茂名石化正式开始生产针状焦,该技术采用的是中石化自主研发的技术,经过不断优化提升,持续优化攻关,提升产品质量,生产出了Ⅰ类针状焦。”茂名石化炼油分部加裂制氢部经理张行介绍,针状焦质量指标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其中Ⅰ类为最高等级,茂名石化生产的第一批针状焦产品,产品分析克容量指标符合国家Ⅰ类针状焦标准,完成了公司的年度攻关任务指标。
在生产针状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生产攻关难点,茂名石化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成立针状焦攻关组,公司领导亲自挂帅,带领攻关团队迎难而上,及时提出新思路,积极实施原料操作优化及产品提质改造等卓有成效的举措,成功解决攻关难题,有力保障了攻关工作高质量推进。
茂名石化经过一个多月的优化调整,针状焦各项指标持续提升,其中克容量最高值达到360毫安时/克,石墨化度最高达到96.42%,产品质量再次迈上新的台阶。
茂名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产出Ⅰ类针状焦,不仅提升了自身在高端碳材料领域的竞争力,更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笔者向茂名石化了解到,未来茂名如果引进有生产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企业,便可依靠茂名石化所生产的I类针状焦为上游,以及茂名近年来引进的锂电池为下游,进一步推动茂名新能源产业的壮大发展。
撰文:苏斯铭 通讯员 张亚培 李婷 江泽勇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钟惠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