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印发《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到2027年,深圳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十亿企业20家以上,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50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
在引领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方面,重点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AI芯片、仿生灵巧手、基座及垂直领域大模型、本体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揭榜挂帅、项目经理人制、业主制等方式分阶段、分批次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针对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行动方案》提出,高标准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福田实验室突破具身智能感知、移动、决策、交互等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前沿开放的具身智能平台底座。支持光明实验室建设大湾区昇腾算力应用创新研究院,推动昇腾AI算子开发和开源社区生态建设。支持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市重点实验室。高能级打造创新服务平台。支持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深圳)建设具身智能技术试验场,推动场景应用落地支持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建设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带动产业上下游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
同时,高水平布局检验检测平台与中小试基地;构建跨本体多样性开源数据集;强化具身智能模型训力支撑,通过“训力券”加大力度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租用市内外智能算力开展具身智能模型训练和应;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支持组建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打造深圳市知识产权“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
在营造最优科技创新生态方面,《行动方案》指出,提升规模化制造能力,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建设制造工厂;支持首台(套)应用和爆款产品培育;加快开放应用场景,聚焦政务服务、工业制造、教育、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滚动开放不少于50个应用场景;强化供应链协同创新,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促进整机厂商与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精准服务“链主”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企业出海拓展,建设服务全球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交易平台;深化行业交流合作,举办高交会、灵巧手大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坛、展会、赛事等行业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将实施顶尖人才引育工程与科技创新人才专项,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体系,夯实产业发展人才支撑;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灵巧手等细分领域建设专业化园区,以机器人剧场、未来街区等创新形式打造机器人友好示范园区,强化产业生态空间承载。
目标到2027年,深圳在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AI芯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技术、多模态感知技术、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灵巧操作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十亿企业20家以上,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50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团队等加入,形成更完善的产业生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南方+记者 许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