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哪吒2》里的文物彩蛋,3岁的百亿影帝是这样练成的……

广东科普 2025-02-11 20:50

一句“小爷是魔,那又如何!”

点燃的不止是影院里的观众,

还有2025年的电影春节档。

截止到2月11日16点,

《哪吒2》的票房已经突破88亿,

加上第一部的票房

总额已经突破百亿!

极致的东方美学与震撼的视觉特效,

让电影在各大平台持续掀起讨论热潮,

我们一起来看看

影片中都用到了哪些传统文化元素?

那些精彩的画面,

又离不开哪些特效技术的支持呢?

《哪吒2》里的文物彩蛋

“所有的创作都不会是空中楼阁,都需要扎根于自己身处的环境土壤,去吸取养分。”《哪吒2》导演饺子表示,在创作中吸收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比如让观众们印象深刻的两只结界兽,被大家戏称“遇到谁都能扛3秒”,它们的形象设计取材于三星堆遗址的青铜人像元素。

图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粗眉结界兽有着夸张的大粗眉、杏眼和蒜头鼻,这些特征活脱脱就是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和青铜大面具的“动漫版复刻”。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左),青铜大面具(右)图源:三星堆博物馆

卷鼻结界兽除了形象则综合了三星堆的青铜纵目面具、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大面具外,最显眼的鼻子灵感来自三星堆青铜鹰形铃的嘴部,卷曲的弧度自带“傲娇”属性。

青铜纵目面具(左),青铜鹰形铃(右)图源:三星堆博物馆

无量仙翁的天元鼎是影片中的重量级法宝,据《哪吒2》的幕后纪录片介绍,天元鼎是影片中体量最大的道具,设定直径达3公里,相当于15艘航母的长度,后期哪吒与敖丙联手破鼎时的震撼,更是将剧情推向高潮。

《哪吒2》中的天元鼎 图源:央视新闻

天元鼎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鼎”文化。鼎在古代中国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更是规则与秩序的化身。

天元鼎分为大鼎小鼎两个部分,都极具商代青铜鼎的特色。小鼎的整体造型借鉴了龙纹扁足鼎的腹部和柱足设计。

商龙纹扁足鼎 上海博物馆藏 图源:央视新闻

大鼎浑圆的造型和古代名叫“敦”(duì)的青铜器如出一辙,敦是一种盛放食物的器具,曾是古蜀王族餐桌上的奢侈品,鼎上的弧形纹饰则是饕餮纹。

嵌地几何云纹铜敦 湖北省博物馆藏 图源:央视新闻

阐教仙门重地玉虚宫的外景一出,一群仙鹤飞舞,给观众带来了仙气十足的美学享受。它的色彩与布局,是对宋徽宗名画《瑞鹤图》的致敬。《瑞鹤图》描绘了北宋政和二年上元节次日夜晚,鹤群盘旋于宫殿之上的壮观景象,宋徽宗赵佶将此景绘于绢上,寓意天降祥瑞、国泰民安。

《哪吒2》中玉虚宫外景 图源:央视新闻

宋徽宗《瑞鹤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源:央视新闻

场景中还有两只仙鹤落在玉虚宫屋顶的鸱(chī)吻上,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正脊的重要装饰,多塑造成龙形,有避邪、防火之意,是古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

琉璃鸱吻 大同博物馆藏 图源:央视新闻

特效技术和中式美学的结合

对中式传统文化的吸收运用,无疑是《哪吒2》成功的重要源泉,但它终究还是一部CG动画片(即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动画形式),再好的美术设计也需要先进的特效技术来呈现,《哪吒2》全片有2400多个镜头,其中特效镜头超过1900个。

毛发解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刷到过导演饺子的一则采访,里面提到了一位制作申公豹变身成豹子头画面的特效师,因扛不住压力而跳槽,没想到在新公司还是逃不掉做申公豹长毛的特效。

让申公豹长毛涉及到毛发解算,“解算”是三维动画特效中的关键步骤,是将三维虚拟空间中的毛发通过三维软件及其相对应的插件,模拟仿真现实物理世界真实毛发在运动过程中的形态,以达到视觉和观感上的真实感。

电影中敖丙蓝发如瀑;龙爹敖光一头银发颜值爆表,还要让发丝和盔甲绒毛既有金属质感又能轻盈舞动;姑姑敖闰的“水母质地大波浪”发型如丝绸般飘逸轻薄;还有申小豹的毛发变身特效等等,都离不开毛发解算的支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粒子水墨视效技术

电影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了不少同行们的帮助,比如影片《深海》的制作团队就将粒子水墨视效技术无偿共享给了《哪吒2》。

粒子特效是一种通过大量小图形组合来模拟各种视觉效果的技术。‌通过控制这些小图形的速度、大小、颜色、透明度和发射方向来实现各种效果。比如模拟烟雾、火焰、爆炸、雨滴、雪等。‌

粒子水墨视效技术的难点在于,三维CG动画具有写实具象的特点,而中国水墨画的精髓在于留白写意,二者之间存在天然技术矛盾。为将二者进行最佳结合,制作人员最终尝试以无数粒子堆积成水墨的形态,模拟水墨画的笔触和纹理,使物体边缘柔化且具有颗粒感,以此打破三维物体的硬轮廓。

动态水墨渲染引擎

影片的制片人、可可豆动画首席执行官刘文章表示:“如果说粒子特效构建了《哪吒2》的筋骨,那么‘动态水墨渲染引擎’则为其注入了灵魂。”

历经多年不懈探索,《哪吒2》制作团队成功研发出“动态水墨渲染引擎”。这项技术使3D动画首次实现了毛笔在宣纸上晕染渗透的实时模拟,更将中国美学的写意精神推向新高度。

在角色设计的维度上,“动态水墨渲染引擎”为角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活力与表现力。它使得角色的肌肤、服饰乃至毛发等细微之处,都流露出水墨画独有的雅致韵味,线条优雅流畅,墨色变化细腻分明。以哪吒为例,他标志性的红色混天绫与火尖枪,在动态水墨的渲染之下更显鲜艳耀眼,充满了动感和力量感。

《哪吒2》电影画面 图源:成都发布

打动人心的精神内核

视觉上呈现的美固然重要,但《哪吒2》的火爆,真正打动观众的还是影片中展现出的精神内核。

勇气

第二部里,哪吒走向更大的世界后发现规则的不公,摆脱束缚后涅槃觉醒,并试图去改变这一切。

就像哪吒和敖丙的那两句台词: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

“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

为什么《哪吒2》会让我们如此热血沸腾?也许是因为,长大后的我们多少向世界做了些妥协,接受了一些也许不公但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规则,也渐渐消磨了改变世界的锐气,但影片传达出的不屈天命、无所畏惧的勇气,再一次点燃了我们心中未曾消亡的少年气。

图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自省

第一部里申公豹对敖丙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看完第二部后,有网友说,五年前申公豹的这句话,在五年后观众们误会申公豹的那一刻形成了完美的闭环。

申公豹不能说是完全正面的角色,但这个角色很立体很丰满,甚至许多人能在他身上看见一部分自己的影子,也会因他开始反思我们看待世界和他人的方式,这是角色带给我们的自省。

乐观

《哪吒2》里的石矶娘娘出场只有不到五分钟,但绝对是最有魅力的角色之一,单纯可爱,精神状态超绝。她很乐观,被打得七零八落后,第一反应不是“只剩下一点点了”,而是“太好了,还剩一点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她对自己的容貌很自信,但同时也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其实美本来就是多样的,也希望我们每个人,不管别人怎么说,都坚定地去成为自己。

《哪吒2》的火爆

是中国文化自信觉醒、

动画工业体系成熟

与时代情绪共振的共同产物。

当哪吒脚踏风火轮冲向天际时,

他不仅承载着一个角色的命运转折,

更象征着中国动画产业

冲破桎梏、自立潮头的雄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