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自由党赢得大选,“摆脱对美依赖”将成政策主轴?|环球深壹度

观天下 2025-04-30 09:45

当地时间4月29日,加拿大第45届联邦众议院选举结果出炉。加拿大现任总理卡尼领导的自由党在选举中获胜,将组建少数政府。

舆论指出,本次大选是加拿大“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大选”。此前,美国特朗普政府抛出针对加拿大的关税和吞并威胁,引发加拿大国内强烈反响。包括自由党在内,加拿大多个党派均将“对抗美国”作为竞选时的关键词。专家预测,自由党组阁后,将继续强调摆脱对美依赖,以推行贸易多元化和开展多边外交作为主要施政方向。

自由党“逆风翻盘”

加拿大联邦众议院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选后将由众议院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理并组阁。按照原定时间表,第45届联邦众议院选举应于2025年10月举行。不过在3月23日,卡尼宣布解散议会并提前举行大选。4月28日,大选投票正式启动。

卡尼所在的加拿大自由党和加拿大保守党是该国最大的两个政党。在加拿大最近的五次联邦大选中,保守党胜选前两次,而后三次均为自由党胜出,此次大选被视为是两党之间的再一次对决。

大选前,自由党一度陷入分裂危机。今年1月,由于自由党内部公开对时任加拿大总理的特鲁多表达不满,反对党也准备对发起对自由党政府的不信任动议,特鲁多在“内忧外患”之下宣布辞职。

特鲁多辞职时,自由党的民调支持率一度落后保守党20个百分点。当时曾有舆论指出,自由党在大选中“几乎必输”。保守党也踌躇满志,积极筹备竞选。

然而,大选最终结果让不少人“出乎意料”。据央视报道,4月29日公布的最终计票结果显示,在343个选区中,自由党获169席,保守党获144席,魁北克党团22席,新民主党7席,绿党1席。

从结果上看,自由党和保守党在全国选票中的份额都有显著上升,而其他党派得票率均出现下降,这显示出两党较四年前大选时都获得了更多支持。不过,自由党最终仍取得微弱优势,赢得此轮“对决”的胜利。

曾被舆论评价为“已经死亡”的自由党,为何能在短短数月里实现“逆风翻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加拿大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丹表示,自由党此前的分裂和混乱,主要体现在该党内部针对特鲁多个人的反对引发党内不团结。从特鲁多宣布辞职开始,这个问题相当于解决了一大半。如果后续能出现一个团结和领导党内的人物,该党“群龙无首”的局面就能得到缓解。

3月,卡尼以压倒性优势在党内选举中胜出,成为自由党党首并随后接任加拿大总理。当时有分析认为,尽管卡尼是缺乏政治履历的“政治素人”,但他此前曾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担任加拿大央行行长,在英国“脱欧”后担任英国央行行长,两次担任“救火队长”的经历证明了卡尼的专业水平和同政界“打交道”的能力,这让自由党对卡尼寄予厚望。

刘丹认为,卡尼是一个形象和背景都比较“讨巧”的人物。3月担任总理以来,卡尼公布的一系列可圈可点的经济政策,让人们见识到了加拿大技术官僚的实力,这使得自由党的信心重新被建构起来,也让加拿大选民对自由党的认可得到恢复。

胜选后立即对美“喊话”

4月29日,卡尼宣布自由党在选举中获胜。在当天发表的胜选演讲中,卡尼多次“点名”美国。他表示,加美传统关系已结束,加拿大要减少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并提醒加拿大人需关注加美之间持续保持敌意所带来的挑战。

“特朗普(政府)试图分裂我们,以便美国能够拥有我们——这绝不会发生。”卡尼说。

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多次对加拿大发表强硬言论。例如,特朗普曾多次表示要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此后又宣布要对加拿大征收25%的关税。这些言论引发加拿大人的强烈不满。

在今年大选中,特朗普政府的吞并和关税威胁成为加拿大人最关心的议题。一份4月26日由媒体联合对加拿大选民的民意调查显示,3/4的加拿大人不喜欢特朗普,39%的受访者表示,特朗普是本次选举中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仅次于生活成本(60%)。

卡尼一胜选就对美“喊话”,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事实上,在今年大选中,“对抗美国”成为多个加拿大政党竞选时的关键词。例如,卡尼在参加竞选活动时曾表示,自己才是最适合领导加拿大应对美国威胁的人。保守党党首普瓦列夫尔在该党官网首页发文表示,该党的经济规划“与卡尼不同”,同时强调,保守党要打造一座“加拿大经济堡垒”,从而“能使我们以强势姿态对抗特朗普(政府)”。

对此有评论称,今年的大选基本上变成了一场关于谁最有能力应对特朗普、带领加拿大走出不确定性的竞赛。有舆论甚至认为,自由党之所以能够胜出,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卡尼自“接棒”加拿大总理以来就多次对美展示强硬,从而赢得了选民的好感。而保守党在特朗普政府发出关税威胁后,起初不愿公开表示反对,错失争取选民的机会,成为该党败选的一大因素。

美加关系紧张,为何能够如此深刻地影响加国政坛?刘丹介绍,美加两国关系特殊,特别是加拿大在经济和安全领域存在较高程度的对美依赖。近年来,美加“特殊关系”虽存在调整,但总体稳定。不过,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的威胁言论,已让两国之间的“嫌隙”扩大为明显的“裂痕”。

“不论是自由党还是保守党,加拿大政党在美国政府发出威胁和国内反美情绪高涨的背景下,都只能选择一致对外。”刘丹说,“这成了一个政治正确问题,没有哪个政党有空间在此时对美妥协。”

新政府将面临哪些挑战?

自由党将再度执掌加国政坛,美国政府“大棒”威胁下,该党将如何应对?分析指出,摆脱对美依赖将成为自由党政府未来一段时间的政策主轴。

刘丹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威胁变本加厉,让加拿大意识到贸易多元化、合作多元化的关键时期已经到来。加拿大政府或将加快推行贸易多元化战略,深化多边合作与产业结构转型,同时拓展国际市场,以缓解美国产品价格上涨等问题带来的国内经济压力,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卡尼当选自由党党首后,承诺要使加拿大成为能源超级强国,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传统能源,减少对美国等其他国家的能源依赖;同时,卡尼政府也积极推动经济多元化,扶持产业链本土化,如电池、半导体、关键矿产加工等,并鼓励民众消费加拿大制造的产品。这说明,加拿大已开始致力于产业结构转型,强化战略自主性。”刘丹说。

有媒体还注意到,在加美贸易关系紧张之际,更多加拿大人将目光转向中国。加拿大媒体4月21日至23日发起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31%的受访者认为加拿大应深化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而在2023年发起的同类调查中,持这一观点的人仅占7%。

刘丹表示,在外交方面,加拿大政府或将推行多边主义外交和务实外交,平衡与大国的关系。尽管目前还无法清楚看到新政府将具体如何处理大国关系,但加拿大已充分意识到美国“以邻为壑”的态度,未来可能会更加积极地推行多边主义外交,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提升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未来,加拿大外交可能会呈现出一种‘务实’的转变,例如利用自身在关键矿产、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天然优势,以及北美供应链的优势,去吸引更多国家的合作。”刘丹说。

有舆论认为,尽管加拿大政府已显示出摆脱对美依赖、寻求战略自主的强烈意愿,但其未来改革之路难以平坦。例如,加美关系紧张可能引发两国在贸易、能源等领域的拉锯战,新政府还将面临国内房价上涨、经济不振、移民等问题。

刘丹介绍,由于自由党在今年大选中未跨过多数党政府“门槛”,将组建少数政府。这意味着,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自由党需要寻找合作伙伴来组阁,期间少不了党派之间的谈判与妥协。

“就目前看,自由党很大概率会选择获得在今年大选中获22席的魁北克党团作合作伙伴。”刘丹说,“自由党和魁北克党团的一些政策是相互兼容的,但也存在一些政策分歧,两个党之间存在出现利益冲突的可能性。不过从总体看,自由党需要魁北克党团的支持。”

刘丹进一步表示,保守党在今年选举中拿到更多席位,这一现象也值得关注。对于自由党而言,保守党作为在野党的影响力变得更大,新政府未来也会遭受来自该党的更大压力。特别是在自由党政府作为少数政府,难免会受到保守党的冲击,未来仍可能会面临保守党对执政的自由党发起不信任动议的可能性。

相关阅读

特朗普重返白宫百日: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民调心里堵|热聊冷观


采写:南方+记者 泠汐

策划:彭奕菲

图片:新华社

编辑 张茵 周煦钊
校对 曹柏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