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到现在,东西南北中,天下英才历来愿意投身广东寻求机缘。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人口”正向循环成就了第一经济大省。自2007年以来,广东已18年蝉联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同时,2024年广东常住人口增加74万人,出生人口113.3万人,两项数据均为全国第一。
广东基于高涨的人气,进一步广发“英雄帖”,明牌落子人才战略“大棋局”——今年2月,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百万英才汇南粤”的号角;3月,各地招才动作频频,广纳贤才的态度鲜明而坚决。其中,云浮市密集发布公告,赴大湾区、桂、赣、陕等地开展人才引进行动,标注出鲜明的“云浮坐标”。
4月以来,南粤求才引贤的风继续劲吹,广深领衔N城联动奔赴全国8城求才。怀揣梦想的学子与乐业广东“双向奔赴”,可谓史上“最强春招会”。云浮同样优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需求诚意送岗。
大潮起、大势兴,全省人才战略“大棋局”,青春云浮正谋篇落子,让更多英才“不辞长作岭南人”。
青春之城:
以产聚才,以才兴业
岭南不辜负心怀梦想之人。对人才的守望,云浮格外深。
从过去到现在,云浮因才而兴——与建市初相比,云浮的经济总量实现了从“不到百亿”到“跨越一千三百多亿”的新跃升,工业经济从“小产业”迈上了“大集群”的新台阶,城乡面貌呈现从“山区小城”到“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新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迈向共同富裕”的新提升。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云浮以包容开放的胸怀,热情接纳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哺育了本地成长的人才,见证他们的拼搏奋斗历程,也成就了三十年的跨越发展。
事实证明,政治的风清气正,经济的运行调控,文化的革新传承,生态的保护发展,社会的完善生长,何处不需要人才?
无论是关于传统产业的扎根,还是新兴产业的布局,追梦和圆梦的故事在云浮不计其数——
从400年石材文化淬炼出“世界石都”的工匠精神,到打造粤北地区首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新合铝业,再到空气减震系统、循环经济产业链、高端纺织、智慧建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领域不断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小块头的云浮因人才的聚力,打出科技创新的“先手棋”。2024年云浮规上工业总产值达827亿多元,科技贡献率达46%,科技稳稳地站在C位,成为驱动云浮发展的核心力量,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超过12.7万,同比增加5.3%。
产才融合的化学反应证明,人才之于云浮,不只是城市发展的支撑,更是跨越追赶的核心变量。一个本土人才生长和外部青年人悦来的良好生态圈逐步形成,展现出后发地区以人才优势撬动发展机遇的决心。
此方风土,能否把“梦开始的地方”的向往,转化为“事业扎根的地方”的坚定选择?年轻的云浮渴望争先进位,城市跨越发展的课题更需人才作答。
诚意邀约:
与城共振,共建生态
高质量发展的棋盘之上,人人有份,人人都有活干。云浮用诚意书写新时代的“风云际会”:下好先手棋,既在吸引人才上“快人一步”,更要在礼遇人才上发挥“超常力度”。
这座城市对人才有优待。近年来,云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引才求才,在事业平台、生活补助、住房保障、家属安置上向省内一流标准看齐,打造了“全链条”“全流程”的人才培养跟踪机制。
细看云浮本次N城联动,每站岗位年薪皆不少于10万元,还包括一批年薪50万元以上和100万元以上的岗位。符合要求的人才还有额外福利补贴。从高薪到好待遇,展示了云浮市招才引智、求贤若渴的态度。
无论是远道而来的高层次人才,还是本地成长的土专家,抑或深耕技术的技能大师,在云浮都有一席之地,得到“青春合伙人”应有的礼遇。
这座城市有人才成长的空间。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取决于一个地方的“发展空间”:云浮营商环境走在粤东西北地区前列,依托“1+5”工业园区体系、“2+17”(2个国家级、1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云浮布局“十大园区产业”、金属智造、绿色建材、现代农业“三大千亿产业集群”,石材、不锈钢等产业挺起工业“脊梁”,还有微容电子、亿航智能等高新技术企业领跑。
择一城,精一业,拼出一片天,地灵与人杰在此相互成就——云浮立志打造对接RCEP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国际化城市;中欧接续班列、中老班列相继“牵手”;广湛高铁、深南高铁、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加速建设,“三横三纵”高速公路网铺展,36分钟到广州、县县通高铁,40分钟可达珠三角枢纽机场,融入湾区“半小时经济圈”指日可待。
东融西接,未来可期。势头昂扬的云浮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以“便交通、高生态、强政策”的独特魅力成为大湾区人才安家落户的“新宠”。
硬核礼遇:
双向奔赴,摘星之约
一个城市的未来,始于战略,成于执行战略的人,特别是顶尖人才。尤其在产业转型大浪潮下,有何种人才储备,就意味着何种未来。
在变革中破局的云浮谋划长远,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效是最好的回答。
近年来,云浮坚决兑现“把资源经济收益的一半用于民生补短板”承诺,看教育,2021年以来新增14所学校、超6.8万个基础教育优质学位,还与北京师范大学等优质资源合作办学,教育事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看医卫,云浮市人民医院实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连续三年进步,共上升了565名,创历史最好成绩。
人才引领为补齐民生短板按下了 “快进键”。一组组亮丽数据、一个个“单打冠军”,倾注着广大专家和人才开拓创新的智慧才华,饱含着桑梓人才反哺家乡的无私奉献。
真正的“人才友好型城市”,不仅是平台和待遇的叠加,更是对人才所需、所想、所感的深度回应。云浮拿出诚意,兑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承诺——
产业、教育、医疗等人才皆有生活补贴,并配套保障住房、解决配偶安置、解决子女就学等服务。有创业创新的理想?那不要错过资助、租金补贴、贴息贷款等福利。为了让人才住得好,高端人才社区敞开大门,还有友好的公积金提取政策。
今年热潮起,云浮以更大力度引才:根据自身特色,引进与地方产业发展方向、层次相适应的人才,让生产要素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更加有效释放人才的活力。当人才成长与城市进步形成共振,所谓“后发劣势”反而转化为“弯道机遇”。
忆往昔,云浮凭借本土成长与外来人才的共同努力,书写了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的30年;看今朝,三十而励再出发,城市转型与产业升级的脉搏强劲;叙未来,聚天下英才于此筑梦、追梦、圆梦,同写“六个更好云浮”的故事。
站在云浮“三十而励再出发”新的历史起点上,这盘关于人才的大棋,已然落下关键一子: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更加灵活的引育机制、更加完善的平台载体、更加优质的精细服务,加快集聚各类人才。下一步,是让更多青春合伙人在这座城市深耕梦想、开花结果。
南方+记者 崔洪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