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丰县无人机械化插秧现场观摩会在梅坑镇梅西村召开,推广无人化种植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水稻生产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新丰县副县长谭展如、各镇(街)分管领导、各镇(街)水稻种植大户、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到场观摩。
观摩会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系统设定参数后,无人插秧机依托北斗定位自主规划路径,精准控制株距与深度,同时实时回传作业数据至云端平台。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排排翠绿的秧苗被精准地插入田中,整齐划一,展示了无人机械化插秧的高效与精准。
谭展如指出,梅坑镇无人化智慧农场项目,是韶关市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关键举措,无人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应用也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的关键举措,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希望广大农业从业者积极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推动新丰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无人化农场,管理者通过智慧化管理系统,即可实现自动化灌溉、指挥无人机精准施肥等操作。此外,现已完成无人机械运作线路和智能化决策系统的建设,可根据感知数据,结合作物生长模型,自动制定并实施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案。据可靠数据显示,使用无人化智慧技术种植的水稻产量比使用传统种植技术的当地平均产量高出了32%。根据新丰当地土壤、气候和市场情况,还选取了2019年全国丝苗米盲选第一名的“19香”和从化农业科研机构自主研发的“从香A2”两个品种,平均亩产均在500公斤以上,产品价值高。
梅坑镇无人化智慧农场的启动展现了新丰县以科技赋能农业的决心与成效。下一步,梅坑镇将在未来3年内将现有的246亩试验田扩增到1000亩的丰收田。开设智慧农业专业课程,培养一批本土的智慧农业操作技术人才,加大智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活动还介绍梅坑镇“小田改大田”项目的基本情况,该项目通过整合零散的小块农田,打造集中连片的大田,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有利条件,并通过土地平整、灌溉设施完善等措施,有效提升农田的生产能力和机械化作业效率。目前,“小田改大田”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为无人机械化插秧的投入使用奠定坚实基础。
南方+记者 范永敬
通讯员 冯明科 肖俊峰 梁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