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苗:“石狗姐姐”回乡,圆了“英雄梦”

南方+  2025-01-11 21:34

阅读提要:

石狗是雷州半岛人民的“守护神”“吉祥物”。2023年,陈苗辞去了中山的国企银行对公业务副经理职务,回到家乡雷州,创办了雷州石狗非遗工作室,立志将雷州文化与雷州石狗的独特魅力带向全世界。从小与石狗相伴,成长于“石狗世家”的她不断探索非遗文化的全新表现形式,出品一系列石狗文创,让传统文化“潮”起来,走出去,也让更多人认识雷州石狗。


“石狗姐姐”陈苗人如其名,是一个“姐感”很足的人。

雷州石狗非遗工作室里,她蹬着一双“小高跟”,雷厉风行地处理着各类业务:交付定制的石狗纪念品,跟进新厂房建设……热火朝天中,冬天的雷州半岛仿佛也添上了几分暖意。

“这一年来,都是一路小跑。”岁末时刻,陈苗这样总结自己的2024年。

去年,由于不想囿于自己的“小天地”“小日子”,她辞去了国企银行对公职务,回到家乡创办工作室,决心将雷州石狗的独特魅力带向全世界。一年来,任务清单上的内容一项项打勾完成:为雕刻厂在新建的工业园拿地、设计系列文创产品、将产品推向规模化生产、面向大众宣传雷州石狗文化。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从小伴随自己成长的雷州石狗,作为非遗传人,陈苗格外庆幸自己回乡的决定,也动力十足,“我要为家庭和家乡做更多的事,努力做一个能照顾好所有人的‘英雄’”。

成长于“石狗世家”的“石狗姐姐”

回乡后的每一天,陈苗都穿梭于大大小小的石狗之间。

这些石狗,对她来说再熟悉不过。

石狗是雷州半岛人民的“守护神”“吉祥物”,“石狗公保佑”是雷州乡亲挂在嘴边的话。陈苗回忆,以前每个村的村口都有一只大石狗,也是村里一代代孩子们的共同玩伴。由于舅公和爸爸都是非遗传承人,陈苗更是从小就在“石狗堆里长大”。

“他把石狗看得比命还重要。”陈苗这样形容父亲。幼时,她便看着父亲在灯下熬夜画设计图,在石头堆里埋头研究。日夜影响之下,陈苗和家里的兄弟姐妹自小就懂得石狗对于父亲对于家族的重要性,也会跟着父亲用泥巴捏出石狗的模样。

然而,在从小热爱家乡文化的陈苗看来,作为粤西地区唯一县级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在很多人观念中还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这里的历史文化还没有被外界充分了解,也没有发挥出历史文化名城应带来的经济效益。

“现在很多村口都没有石狗了。”陈苗说,近年来,她也常看到一辈子围着石狗转的父亲格外忧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愿意从事石狗雕刻工作的人越发少了。这也让陈苗回乡发展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回乡一年多以来,陈苗带领着团队成员,全身心扑在“石狗”上。

父亲运营多年的雕刻厂在陈苗的谋划下焕发新活力,在承接传统雕刻业务的同时,还承担着创新文创产品的生产。每天,陈苗和团队成员埋头在办公桌前,一遍遍修改着文创产品的设计。

去年深圳文博会,陈苗带去了新研发的文创产品——“福禄寿喜财”五福系列小石狗、汉白玉狮象形小石狗、文创书签套装及首饰盒等,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观看,还引来不少合作伙伴前来洽谈。

“这些石狗不仅在常见的规格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用料也有所不同,我们是第一次尝试用汉白玉来雕刻。”陈苗介绍。

2024 年,陈苗携文创石狗产品参加第二十届深圳国际文博会展览。

2024 年,陈苗携文创石狗产品参加第二十届深圳国际文博会展览。

每一个小小文创产品的背后,都是日日夜夜的付出。在陈苗的办公桌上,有六个石狗钥匙扣并排摆放着。这些钥匙扣看起来并无太大区别,却在材质、重量等方面有着微小的不同,“我们要从美观、重量、耐用性等方面一个个试验,看哪个版本更适合量产推广。”

陈苗格外坚定:“我一定要做这么一件事。我相信,一个人回来如果能做成功,未来肯定可以带动一批年轻人”。

“不喜欢只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石狗姐姐”,是陈苗在社交媒体上为自己写下的“标签”。

她确实是一位姐姐。作为家里的长姐,弟弟妹妹们的吃饭、睡觉、读书都离不开陈苗的照顾。每一位弟弟妹妹外出求学,都无一例外由陈苗将他们“护送”到目的地。

小时候,成绩总是拔得头筹的陈苗被左邻右舍所看好,她笑称自己当时是“全村的希望”。“长姐”和“全村的希望”两重身份叠加下,让陈苗从小便燃起了要照料好身边人的“英雄梦”。

时光流逝,长大后的陈苗走出了雷州,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但无论是外出求学抑或工作,家乡雷州和自小的“英雄梦”总是在她的心中,成为挥之不去的影子。

入职中山的银行后,雷厉风行的她不久后便成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对公业务副经理,和团队攻下一个又一个难啃的项目。“但我不想只这样生活。”在陈苗看来,这样的生活固然让她能够享受好的物质条件,但始终囿于一片小天地,只能顾好自己的小日子。

去年,陈苗觉得“是时候回家了”。自毕业起,她便想第一时间“冲回家”,但冷静思考后,她认为自己当时并未成熟到能够带石狗“走南闯北”。如今的她已经“点”上了诸多不同的“技能点”,足以有信心在家乡冲锋陷阵,追逐“英雄梦”。

最关键的“技能点”,便是对于融资、项目推广和产业发展的熟悉。

陈苗认为,要让陪伴世世代代雷州人民成长的石狗真正“走出去”,最关键的便是产业化传承,“市场开拓了,有一定规模,非遗文化才能够有生命力。”其中,不断向外拓展关系,让更多人认识石狗创业项目尤为关键。

陈苗在应葵雕刻艺术雷州石狗非遗传承基地,向参观者介绍石狗文创产品

陈苗在应葵雕刻艺术雷州石狗非遗传承基地,向参观者介绍石狗文创产品

去年,她参与了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对陈苗而言,这是一场“及时雨”。过程中,她结识了很多与自己一样奋斗在乡村一线的青年,一次次培训、创业沙龙和兴乡青年市集,也让陈苗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更为关键的是,在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上的展示,也得以让雷州石狗这一项目出现在更多投资者眼前,收到了不少投资意向。

追逐“英雄梦”的过程中,陈苗也被家乡的支持打动。

去年,她成功地拿到了进入雷州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的机会。作为一家小规模的企业,能进驻大园区,在她看来,这是政府给非遗文化开出的一条绿色通道。入驻后,工作室也能够享受园区的一站式服务平台、金融服务站等配套服务。与此同时,陈苗所在的沈塘镇政府也在全力推进融资帮扶,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这些也给了她回报家乡的窗口,“之前我就是想自己回老家,默默干好这件事。但回来之后,发现这件事好像没有办法默默做,雷州半岛的人民都来帮忙吆喝,声音越来越大了。”

“让别人看见我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也正是在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乡村培育计划里,视频号相关的内容和直播培训,让她更多通过短视频来弘扬石狗文化,不多久,“石狗姐姐”的视频号“爆了”。

翻开“雷州石狗非遗工作室陈苗”视频号,一条封面写着“归乡兴乡”的视频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视频里,陈苗身着一条长裙,将自己的返乡创业之路娓娓道来,眼眸放光。

“看完视频,我都好想去见识雷州石狗!”的评论下,有热情的雷州市民“安利”起来:雷州市博物馆里有很多石狗,不要门票,就在西湖公园旁。

在视频号的简介里,陈苗写着:“展示雷州石狗魅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家乡文化大放异彩,是陈苗对这份事业的最大希冀。她是创业人,更是一位传播者。

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赛马来西亚古晋决赛现场,陈苗向外国友人展示产品。

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赛马来西亚古晋决赛现场,陈苗向外国友人展示产品。

其实,陈苗也没少听到不那么动听的话。爆火的视频下,某条评论有着不低的点赞量:“回雷州做文创事业,前途渺茫啊!”陈苗给出了自己的回复:非遗文化要发展,再难走的路也要走,我们是星星之火,后辈会更出彩,大家一起努力。

这样的质疑并非她第一次听到。最初,在陈苗组建团队招聘摄影师时,有一位应聘者说“这种搞家乡文化产业的,很多三个月就倒闭了”。陈苗平静地说,“我们会走出一条路来”。

如今,这条路越走越宽了。

2024年12月,工作室迎来两名来自阳江高校的学生。她们带着拍摄机器,将镜头对准陈苗,记录下她的文化传承之路。“我就是雷州人,通过陈苗姐更好地认识了石狗,希望能够通过毕业设计让更多人了解家乡。”其中一位同学说。

在工作室里,玻璃画、小石雕排成一排,这是陈苗和团队新开拓的文化体验项目,邀请中小学生来到工作室体验非遗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让大家更清晰地感知家乡文化。

如今,陈苗还将石狗做成了月饼,并用英文拍摄了月饼介绍视频,面向海外传播,让更多外国人认识雷州石狗,也让更多雷州华人能够惦念家乡文化,成为传播的一分子。不久前,马六甲雷州会馆向陈苗咨询预订两只大石狗运往马来西亚,让石狗守护在会馆门口,也让更多当地人认识石狗。

“我曾走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城市的样子,我也希望能让别人看见我的家乡是什么样子。”陈苗说。

南方+记者 钱明雅

编辑 辜继漫
校对 马海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