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26日是广东省第四十四届“爱鸟周”,巴金笔下“鸟的天堂”——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简称小鸟天堂)尽管候鸟北飞,但每天依然有成千上万只鸟儿繁衍生息,“大榕树正换新叶,可以看到树上许多鸟巢,”新会区小鸟天堂管理处主任古兆方表示,“因为现在也是鸟类孵化期。”
“鸟的天堂”白鹭翩跹。阮国志/拍摄
“鸟的天堂”白鹭翩跹。阮国志/拍摄
小鸟天堂位于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天马村,这片中心城区南部274.62公顷的土地上一直都是鸟类生息繁衍的天堂,也是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最大的鹭鸟群落地之一。近年来,新会区贯彻落实“湿地开发要以生态保护为主”要求,通过种植引鸟植物恢复鸟类栖息地面积、邀请专家团队做好古榕树监测与修护、举办系列湿地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小鸟天堂生态系统持续修复,鸟类数量和种类逐年增多。
据介绍,小鸟天堂记录到野生脊椎动物33目75科208种。其中鸟类105种,常见鸟类主要有夜鹭、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池鹭、苍鹭、牛背鹭等,日常栖息鸟类上万只。万鸟齐飞、万鸟归巢是小鸟天堂日常景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成了新会人自觉传承的传统。天马村村民自古把小鸟天堂的古榕树和鹭鸟当成吉祥之物;新会区不惜花费1.9亿元为横跨湿地部分区域的高铁轨道架设拱形全封闭声屏障,而公益性的鸟类保护组织——护鸟队也自发组织起来,成为小鸟天堂一支重要的保护队伍。
“小鸟天堂几乎每天都能见到开摩托车或者快艇巡逻的护鸟队员们。”护鸟队队长叶健彬介绍,队员们都有正式工作,主要由小鸟天堂工作人员和天马村村民组成。“如今看着这么多的鸟类栖息非常自豪,尤其现在(春天)看到越来越多鹭鸟来这里繁衍更是高兴。”
俯瞰“鸟的天堂”。阮国志/拍摄
俯瞰“鸟的天堂”。阮国志/拍摄
据介绍,今后一段时间小鸟天堂将继续坚持保教并重、科技创新、品质先行、科研合作及社区联动等原则,以丰富湿地植物多样性、确保物种稳定性,而对于小鸟天堂的标志——历经400余年风雨的依旧枝繁叶茂的古榕树,则将持续开展保护与修复项目,保护古榕树永葆蓬勃生机。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