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晚,由广东潮剧院与中国戏曲学院合作创排的潮剧《蔡文姬》在广东潮剧院慧如剧场首演。翌日,一场针对《蔡文姬》创作的专家研讨会在广东潮剧院举办。戏曲戏剧专家、演员们齐聚一堂,就潮剧《蔡文姬》的剧本创作、理念内涵及舞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为新创排剧目《蔡文姬》提出意见。
据介绍,潮剧《蔡文姬》讲述东汉末年左中郎将蔡邕之女蔡文姬的传奇经历。她曾沦为南匈奴左贤王妃,十二载后,由曹操遣使迎归汉土。此剧以“文姬归汉”为核心,借助潮剧独特的艺术手法与情感张力,重塑了蔡文姬历经沧桑、觉醒文化使命、勇担传承重任的光辉形象,以史诗性生动再现了东汉末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题材,《蔡文姬》早已成为多种戏曲形式的瑰宝,被无数次搬上舞台。此次以潮剧的戏曲形式进行表现,则是首创。
潮剧《蔡文姬》宣传海报。广东省潮剧院供图
潮剧《蔡文姬》宣传海报。广东省潮剧院供图
潮剧《蔡文姬》编剧、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特聘教师李思表示,创作潮剧《蔡文姬》的初衷,是想通过情感深沉、场景宏大的舞台呈现“文姬归汉”,彰显“琴笳和鸣歌盛世,民族团结颂大同”的崇高主题,激发民族情感共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与其他戏曲版本不同的是,潮剧《蔡文姬》注重情感的细节表达。“才女蔡文姬归汉不能简单理解为是因为故土的一道指令,她是有血有肉的,必须有合理的情感支撑点,我便从‘女承父业’‘精神传承’的点入手,情绪是从个人到家国层层递进的。”李思说道。
除了传递归乡情绪、民族团结的精神,李思也在戏文中融入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球和谐相亲等理念,“这个戏未来会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我想表达出中华民族有宽广的怀抱,四海归心、天下大同的理想。”李思也希望,更多海内外的潮人能在看到这部作品时,涌起爱国思乡的情绪。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在欣赏完潮剧《蔡文姬》的首演后感觉十分惊喜,他认为,潮剧《蔡文姬》的新意主要体现在剧情上:一是彰显经典题材的时代精神;二是力求创造蔡文姬的新形象;三是由年轻演员担纲主演,充分展现潮剧的独特魅力和后继有人。
季国平表示,“潮剧《蔡文姬》叙事流畅、节奏明快、风格古朴、唱腔动人。形象鲜明。以潮剧的视角,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塑造一个历经人生淬磨,认识文化使命,进行文化传承的蔡文姬形象。以‘文姬归汉’唤起全球华侨华人的共同乡愁。”
研讨会后,潮剧《蔡文姬》主创团队将根据会议上各专家提出的建议持续打磨作品,力图将更好的版本呈现于观众眼前。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陈斐仪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