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味药,可补气养血,扶正抗癌(内附食疗方)|话肿瘤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2025-01-24 13:00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话肿瘤】专栏,逢周五推送!内容涉及众多肿瘤防治知识,实用、权威!敬请关注!

补气养血扶正抗癌用黄芪

医学指导: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

CSCO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研究所所长  林丽珠教授

文/肿瘤中心 李晏龙  陈壮忠副主任医师

黄芪,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入药。

黄芪入药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载:黄芪,味甘,微温。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糁。生山谷。

黄芪功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常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

“在现代中医药临床诊治中,黄芪已被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防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肿瘤研究所所长林丽珠教授指出,“对于肿瘤患者,黄芪能够匡扶正气、抗击癌邪,对癌因性疲乏更是效如桴鼓,广泛用于中医肿瘤临床,许多中成药的主要成分常常包含有黄芪。”

现代药理研究提示,黄芪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皂苷和黄酮类,3种成分均具有抗肿瘤作用。黄芪的这些活性成分能够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增值和转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阻滞肿瘤细胞周期、调节肿瘤细胞自噬、靶向肿瘤微环境、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等抗肿瘤功效。

众多基础研究表明,黄芪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对乳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卵巢癌等都表现出良好的抗癌效果。

大量临床研究亦表明,黄芪或其有效成分与放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联用往往能发挥增效减毒之功,既能减轻耐药,还能降低治疗相关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肝肾毒性、心肺毒性、皮肤毒性、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或缓解其临床症状。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等功效。除了在临床上大展身手之外,黄芪也是食疗用材的座上宾。以下介绍几款以黄芪为主要成分的食疗方,旨在通过日常饮食辅助调理身体,补中益气,提升抗病能力。

1. 参芪鸡粥

材料:黄芪30克,党参30克(或人参10克),三黄鸡半只,大枣10枚,枸杞6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黄芪、党参(或人参)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三黄鸡切块,大枣去核,洗净,粳米洗净,入锅同煮成粥。

功效:益气养血,适用日常保健食用,气虚体弱、容易出汗、免疫力下降者尤佳。

2. 当归黄芪鸡汤

材料:黄芪50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小母鸡半只,姜片适量。

做法:小母鸡切块,焯水后与黄芪、当归、生地、姜片一同放入炖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炖45-60分钟。

功效:补血活血、增强体质,可做日常保健食用,放化疗后血象下降出现面色苍白、疲倦乏力者更适应。

3. 黄芪杜仲

枸杞炖瘦肉

材料:黄芪30克,杜仲15克,枸杞子10克,玉米半条,猪瘦肉200克。

做法:猪瘦肉、玉米切块,与黄芪、杜仲、枸杞子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小火炖至肉熟烂。

功效:滋补肝肾、益气养血,适合肿瘤患者日常调养。

4. 黄芪黑豆炖猪脚

材料:黄芪50克,黑豆50克,猪脚500克,姜片适量。

做法:猪脚洗净斩块,焯水后与黄芪、黑豆、姜片一同放入炖锅,加适量水,小火炖至猪脚熟烂。

功效:补气养血,强筋壮骨。适合体质虚弱、需要补充营养的肿瘤患者。

5. 玉屏风鱼片粥

材料:黄芪3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鱼片100克,粳米100克,葱、姜少许。

做法:黄芪、白术、防风煎汁备用;粳米煮粥,粥快熟时加入鱼片、葱姜丝及黄芪汁,煮至鱼片熟透。

功效:健脾益气,固表止汗。可做日常保健食用,对于肺脾气虚、容易汗出者更佳。

注:以上食疗药方仅供参考,请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丁倩倩,陈威,辛佳芸等.黄芪抗肿瘤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OL].中华中医药学刊:1-17[2023-08-26].

[3]徐世一,刘秀波,陆佳欣等.黄芪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2,53(23):7613-7623.

[4]袁伟琛,甄建华,李晓红.黄芪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41(06):91-97.

[5]袁霞,黄敏,张尊建等.黄芪及其复方制剂减轻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22,20(07):1597-1604.

专家介绍

林丽珠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肿瘤研究所所长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名中医

【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长期致力于肺癌、肝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出诊安排】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南楼4楼岭南名医2诊室。

作者介绍

李晏龙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师从林丽珠教授,致力于恶性肿瘤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

温馨提示

请关注下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公众号。关注后进入页面菜单栏“就诊助手”或“门诊服务”,搜索“医生姓名”即可挂号。

校对:寸德俊

编辑:温嘉欣

复核:梁幸琳、黎子苗

责编:王爔晨

审定:刘苡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