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红鸡腿”又来了!
今日上午10:45
录得最高温度35.8℃
预计今明两天广州多云炎热
午后局部有雷阵雨
是焖蒸型高温没错了
6月11-13日,辐合带北抬
暖湿不稳定,层结增厚
雷雨趋明显,局部雨势大
目前
广州11区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均生效中
⬇️⬇️⬇️
广东高考期间
高温雷雨相伴
@广东天气 预计
高考期间(8-9日)
广东大部多云为主
有分散(雷)阵雨
局部雨势大
中北部市县
有35℃-37℃的高温天气
10日,广东雷雨渐趋明显
广东具体天气预报:
8日,广东西部市县多云间阴天,有分散(雷)阵雨,局部暴雨,其余市县多云,局部有(雷)阵雨。最高气温:中北部市县、粤西北部市县33℃-36℃,其余市县29℃-32℃。
9日,韶关和清远市县多云转(雷)阵雨局部暴雨,其余市县多云,有分散(雷)阵雨。最高气温:韶关及清远的北部市县、广东南部沿海市县30℃-33℃,其余大部市县34℃-37℃。
10日,粤北市县多云,有(雷)阵雨局部暴雨,其余市县多云,有分散(雷)阵雨,局地大雨或暴雨。最高气温:韶关及清远的北部市县、广东南部沿海市县30℃-33℃,其余大部市县33℃-37℃。
@广州天气 预计
8日-9日(高考期间),高温晴热
午后局部有雷阵雨
天气炎热
各位考生和家长
注意防暑、防局地雷雨
准备在露天晾晒衣物的街坊
要留意午后变天
要户外活动的街坊
注意防暑防晒
10点-16点期间
切勿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
另据@广州天气 昨日消息
10日前后西太扰动活跃
热带低压生成的可能性较大
11日后,雷雨渐趋明显
广州一周天气预报:
越秀一周天气预报:
一开一关费电
还是一直开着费电?
入夏之后,气温逐渐升高。大热天里,空调成为消暑“利器”。空调好用是好用,但错误的使用方法,很有可能让它成为家里最费电的电器。比如,使用空调时,一开一关费电,还是一直开着费电?夏季使用空调有什么省电秘诀?一起来看看。
频繁开关空调反而更费电
中国制冷学会科普部主任、高级工程师李晋灏2024年曾撰文指出,频繁开关空调反而更费电。
李晋灏介绍,空调启动阶段的能耗会很高。重启次数多了,会超过空调一直开着的能耗。而且空调工作时间越长,这种对比越明显。
此外,频繁开关空调还可能给压缩机造成较大压力,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想要空调省电,更有效的做法是:尽量减少室内和室外的热交换,空调不用的时候彻底断电,合理利用睡眠模式,使用变频空调。
图源:健康时报
夏季使用空调的省电秘诀
有人说,空调开除湿模式也可以制冷,用起来还更加省电。这是真的吗?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工程师崔璐曾在2023年撰文,分享了夏季开空调的省电秘诀。
崔璐指出,南方的三伏天又热又潮湿,可以打开空调的除湿模式,保证室内湿度在45%-65%,能提升体表的舒适度且有利于人体健康。如果室内初始温度较高,可以先开制冷模式,待房间温度下降后再改为除湿模式,这样既能省电又能达到除湿制冷的效果。
北方的大部分城市夏季室内炎热但并不潮湿,应选择制冷模式。特别是在温度较高,例如将近40℃的高温天气下,开启除湿模式不但不能省电,反而会增加耗电量,而且降温太慢会影响舒适感。
要想健康吹空调,注意这8点
01
定期清洗空调
长时间不用的空调在使用前最好及时清理。建议每半个月清理一次滤网,一来是为了获得更洁净的空气;二来长期使用后滤网上面会聚集灰尘,导致进气和出气不畅,降低空调的性能,耗电量也会增加。
02
避免骤冷骤热
我们机体的适应力是有限的,如果从很热的环境突然进入到空调房内,或从空调房内突然进入很热的环境,机体容易出现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
03
注意室内保湿
恰当的湿度对于呼吸道黏膜、皮肤等免疫功能的保持很有帮助,所以要保持室内有一定湿度,避免又冷又干。可以适当饮水补充水分,也可以在空调出风口下方放置一盆水来改善湿度,房间内湿度控制在40%-60%为宜。
04
温度不宜设置太低
空调温度不宜设置太低,室内外温差也不宜过大,过大会加重体温调节中枢的负担,很容易造成头晕、皮肤干燥、口干舌燥等不适,而且还耗电。一般最适宜温度为26℃-28℃。
图源:健康时报
05
定时开窗通风
长时间关窗开空调会使空气不流通,空气质量下降,容易引起鼻塞、喉咙干、打喷嚏等呼吸道不适。应该注意时常换气,建议2-3小时左右开一次窗,每次通风约10-15分钟,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06
避免直吹身体
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尤其是头面部、膝盖、小腹、腰部等对温度比较敏感的部位。如果直接对着头颈部吹,头皮温度下降,容易引起脑血管收缩,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而言,严重时可诱发中风。
07
风向朝上更制冷
开空调制冷时,最好把空调风向朝上,让冷空气由上而下循环。制热时,则让空调风向朝下。一般来说,冷空气向下走,而热空气反之,这样可充分利用冷热空气自身的物理特性,自然交换。
08
老人也要及时开空调
老人可能在“不觉得热”的情况下出现“隐性中暑”。随着年龄升高,老年人的皮肤温度感受器敏感性下调,对外界的温度、湿度的体感变得不明显,所以即便室温偏高,他们也可能感觉不到很热。
实际上,由于他们的身体体温调节功能和适应能力下降,长期处在高温高湿、不通风的室内环境,很容易出现脱水、散热不佳、体内电解质紊乱的症状,从而中暑。因此应该及时开空调,并保持室内适当通风。
来源:微博@广东天气、@广州天气、“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编辑:董俊毅
校对:张龄丹
责编:蒋锦彤
编审:詹苹苹
签发:刘荣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