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语文名师陈冬平评析高考作文题:既有一定限制性,又有高度开放性

作者 叶淑萍 2025-06-07 15:25

备受关注的广东2025年高考作文题目新鲜出炉。

作为知名阅读推广人、中小学写作教学与研究专家、中学高级教师,深圳语文名师陈冬平受南方日报、南方+邀请,第一时间评析高考作文题。

在陈冬平老师看来,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既有一定限制性,又有高度开放性。材料扼要简明,立意指向明确。考生可以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对历史和过去的正确认知,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对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中青少年学生“舍我其谁”的责任与担当,个人的成长与未来的发展等作出响亮的回答,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以下是评析全文:

2025年全国高考一卷作文题,是给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从所给三则材料中引发联想和思考,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细读这三则材料,首先令人想到的是“历史与苦难”。选自三位现代作家、诗人老舍、艾青和穆旦三部作品中的三则文字材料,体现的都是抗战时期的内容,那是中华民族受苦受难、充满血泪与屈辱的年代,也是一个全民族团结抗战、可歌可泣的年代。

由历史和苦难,自然会让人想到“责任与担当”。面对外敌入侵,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御外辱,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面对苦难和危机,面对艰苦卓绝的战争,“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与担当。

由此联想,可以引发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历史与苦难;个人与国家和民族休戚与共、须臾不可分离的深厚情感,新时代我们如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青少年如何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贡献;新时代文学、艺术如何更好地“为时代和人民放歌”等的思考。

考生写作可以沿着历史记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责任担当等思路,写出新时代青少年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豪迈誓言和铿锵心声。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这是高中语文教育、写作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是培养既有厚重人文底蕴、又有较高科技素养的创新性拔尖人才的需要,是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和生活化、情境性、思辨型写作教学的需要。

本道作文题,既有一定限制性,又有高度开放性。材料扼要简明,立意指向明确。历史与未来,个人和国家。宏观视野,微观角度。考生可以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对历史和过去的正确认知,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对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中青少年学生“舍我其谁”的责任与担当,个人的成长与未来的发展等作出响亮的回答,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整理:叶淑萍


编辑 文海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Scan me!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