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7支队伍奔赴基层,为广东财经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点赞!

广东教育头条 2025-09-19 19:31

这个夏天,广东财经大学超过5000名师生,组成697支团队,奔赴南粤大地,深入民营企业、乡野田间、街镇村居,扎实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与服务。他们心向山海,行赴乡野,将青春智慧和满腔热情播撒在南粤大地。

在“百千万工程”的广阔舞台上,广财学子们积极推动实践成果落地转化,共撰写调研报告400余份、政策建议书120份,设计文创作品1500余项,设计旅游线路250条,拍摄宣传片800余部,编制规划方案300余件,开展电商直播20余次,直接带动农产品销售超10万元。

在这697支团队中,有23支表现出色。这些优秀学生团队,你pick哪一支呢?

这些优秀学生团队,你pick哪一支呢?(可多选) 1. “金柚融通”实践团 2. “红荔兴村”实践团 3. “红耀湾塘”实践团 4. “密石红韵”实践团 5. “粤商寻踪”实践团 6. “生态数研”实践团 7. “千家农户”实践团 8. “橙意满满”实践团 9. “古村新颜”实践团 10. “增萃炫彩”实践团 11. “厝角筑梦”实践团 12. “卫城古韵”实践团 13. “狮鼓新鸣”实践团 14. “青绘焕境”团队 15. “星曦炽行”团队 16. “康数智研”实践团 17. “端城智行”实践团 18. “数字科创”实践团 19. “田园智财”团队 20. “国安传薪”实践团队 21. “志以星火”实践团 22. 粤东西北支教实践团 23. “语你乡愈”实践团 提交

1. “金柚融通”实践团

“金柚融通”实践团聚焦梅州石扇镇的金柚产业,通过调研系统梳理产业链全周期金融需求与现有服务缺口,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金融服务优化建议书及案例集,为助力当地金柚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

“金柚融通”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金柚融通”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2.“红荔兴村”实践团

“红荔兴村”实践团的同学们顶着高温酷暑,在果园开展沉浸式助农直播,创下销售荔枝千余斤、营业额超1.2万元的业绩,其探索的“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协同模式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提供了宝贵经验。

“红荔兴村”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红荔兴村”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3. “红耀湾塘”实践团

“红耀湾塘”实践团深入惠州新圩镇,以“AI+文旅”为核心引擎,将梅龙湖现代产业园的工业智能技术与卢伟如故居、魁星阁等红色遗址串联成工业文旅产业链,协助构建“一体三智”创新智慧文旅产业格局。

“红耀湾塘”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红耀湾塘”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4. “密石红韵”实践团

“密石红韵”实践团深入广州增城密石村,为红柿产业创新提出“数智赋能+品牌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打造品牌IP、用AI规划电商平台、创作宣传片等方式,推动产业升级与价值提升。

“密石红韵”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密石红韵”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5. “粤商寻踪”实践团

“粤商寻踪”实践团走进汕头澄海前美村陈慈黉故居,走访故居遗存、访谈当地老者,深挖家族依托红头船闯南洋、拓商路的奋斗史,提炼“敢闯敢拼、诚信经营”的红头船精神,以鲜活视角梳理粤商智慧。

“粤商寻踪”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粤商寻踪”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6. “生态数研”实践团

“生态数研”实践团深入惠州博罗县,聚焦中药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开展调研,系统厘清罗浮山中药材的生态调节、物质供给、文化服务等多元价值内涵,形成调研报告和决策咨询建议,为当地中药材生态价值量化核算、市场转化提供数据支撑。

“生态数研”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生态数研”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7. “千家农户”实践团

“千家农户”实践团奔赴南粤乡野,深入省数字乡村试点村,实地走访20个村落,采用线上线下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与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1237份有效问卷,精准描摹民众数字素养与金融素养的真实图景,揭秘广东数字乡村建设的最真实状况。

“千家农户”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千家农户”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8. “橙意满满”实践团

“橙意满满”实践团结合当地需求,通过“数+文+影”三位一体模式,开展4场宣传直播,点赞量超过5万+,拍摄创意宣传片5部,因地制宜打造助农文创矩阵,设计3个农产品IP形象、绘制1幅农旅研学地图,有效助力当地农业产业观光旅游园规划落地。

“橙意满满”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橙意满满”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9. “古村新颜”实践团

“古村新颜”实践团深入肇庆蚬岗镇,立足八卦古村文化保护、智能鹅养殖、鱼菜共生生态农业及红妃木瓜种植等特色产业,设计蚬岗“六瓜一豆”文创印章、蚬岗海报、“鹅农民”IP等文创产品。

“古村新颜”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古村新颜”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10. “增萃炫彩”实践团

“增萃炫彩”实践团走进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以增城荔枝为原型的IP形象“小荔吱”已完成表情包、钥匙扣等创意衍生设计,未来将点亮农产品包装与旅游文创。

“增萃炫彩”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增萃炫彩”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11. “厝角筑梦”实践团

“厝角筑梦”实践团联合潮州太平街道办事处,开发“湘桥红途”AI智能导览系统和融合AI交互功能的红色景点徒步路线图,其宣传视频播放量超2.6万,为红色文化创新传承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

“厝角筑梦”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厝角筑梦”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12. “卫城古韵”实践团

“卫城古韵”实践团聚焦陆丰市碣石镇五色狮的非遗传承,以Q版形象重塑五色狮IP,开发了系列文创产品,并依托“线上短视频推广+线下景区联动”双轮驱动,有效提升五色狮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卫城古韵”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卫城古韵”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13. “狮鼓新鸣”实践团

“狮鼓新鸣”实践团聚焦醒狮文化,不仅通过深度访谈、拍摄宣传视频等方式挖掘其文化内涵,更独辟蹊径地从法律权益保护的视角切入,剖析传承人权益保障路径,推动醒狮文化的活态传承与法治化保护有机结合。

“狮鼓新鸣”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狮鼓新鸣”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14. “青绘焕境”团队

“青绘焕境”团队则用艺术画笔赋能乡村,他们在伏户村创作了长达30米的“星腔荷韵 非遗流芳”主题墙绘,巧妙融合粤剧非遗与生态元素,并打造“伏音”文化IP,实现了乡村“颜值”与“文化内涵”的双重提升。

“青绘焕境”团队。受访者供图

“青绘焕境”团队。受访者供图

15. “星曦炽行”团队

“星曦炽行”团队赴佛山顺峰社区,围绕“国家安全、榜样引领、本土戏剧、红色旋律、非遗体验”五大模块,为40名青少年开展沉浸式的红色义教,成为佛山市“百千万工程”暑期红色教育的典型案例。

“星曦炽行”团队成员带领社区青少年学唱歌曲。受访者供图

“星曦炽行”团队成员带领社区青少年学唱歌曲。受访者供图

16. “康数智研”实践团

“康数智研”实践团深入惠州罗浮山片区,聚焦康养产业痛点难点,初步搭建数字化平台,有效整合分散的康养资源信息,为精准掌握产业态势、优化服务布局提供了数据支撑,为提升区域康养行业数字化协同水平提供针对性建议。

“康数智研”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康数智研”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17. “端城智行”实践团

“端城智行”实践团深入肇庆高新区大旺街道,聚焦“长者饭堂”运营与智慧民生平台优化,完成210位老人的人脸信息采集和156份“一对一”访谈问卷,形成《长者饭堂服务优化建议报告》,为打造智慧养老“大旺样板”提供数据支持。

“端城智行”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端城智行”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18. “数字科创”实践团

“数字科创”实践团走进广州市荔湾区明心路社区,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反诈宣传、识别教育中的应用,通过专题讲座、实景演练、案例互动、AI识骗体验等多种形式,将专业的反诈知识送进社区、讲进家庭、落到个人。

“数字科创”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数字科创”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19. “田园智财”团队

“田园智财”团队深入肇庆市高良镇与江门市台城街道,通过文献分析、实地审计、数字建模等方法系统诊断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权责模糊、数字化滞后等痛点,开发“三资管理效能评估工具”助力德庆南药资源整合与台山侨乡资产盘活。

“田园智财”团队。 受访者供图

“田园智财”团队。 受访者供图

20. “国安传薪”实践团队

“国安传薪”实践团队深入揭阳市揭西县各中小学开展国家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巧妙地将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等抽象的国家安全概念,与非遗文化微课堂相结合,并运用情景演绎、互动问答等生动有趣的形式提升学生们对国家安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国安传薪”实践团队。受访者供图

“国安传薪”实践团队。受访者供图

21. “志以星火”实践团

“志以星火”实践团在深圳市坪山区线上运营原创IP账号、运营倾听信箱、制作心理健康小程序,线下开展游戏摆摊、心理健康讲座及非遗漆扇体验活动,拍摄宣传片《心芽破土,向阳而生》,协助当地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志以星火”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志以星火”实践团。受访者供图

22. 粤东西北支教实践团

粤东西北支教实践团连续4年走进肇庆封开县、汕头潮南区,紧密结合当地基础教育建设需求开展“五育夏令营”活动,采用“小班精准施教、游戏激发兴趣、汇演展示成长”的模式,助力“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

粤东西北支教实践团。 受访者供图

粤东西北支教实践团。 受访者供图

23. “语你乡愈”实践团

“语你乡愈”实践团走进江门市开平市港口社区开展公益课堂,他们发挥外语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用“知识+趣味”的方式打破传统教学边界,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和特色课堂,儿歌与游戏交织的英语课和日语课让基础词汇在欢笑中得到了巩固。

“语你乡愈”实践团。 受访者供图

“语你乡愈”实践团。 受访者供图

南方+记者 黄子欣

通讯员 贾微微

编辑 钟展锋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