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秋分 | 昼夜均分秋意浓

谈天说粤 2025-09-23 07:00
00:30

文化中国行·秋分 | 昼夜均分秋意浓,又是橙黄橘绿时

金风催蕊,玉露零香,

原来又到秋分。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

这一天昼夜平分,

自此,昼短夜长,秋意慢慢铺展。

广东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城三江镇的晨景。 南方+拍客 黄慧诚 摄

广东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城三江镇的晨景。 南方+拍客 黄慧诚 摄

古人细腻捕捉天地的变化,

将秋分分为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天地归于宁静;

二候蛰虫坯户,百虫藏身于穴;

三候水始涸,河流缓回清澈。

广东珠海的香山云道是市民登高赏景的好去处。图源:珠海香洲

广东珠海的香山云道是市民登高赏景的好去处。图源:珠海香洲

秋分,是秋高气爽的序曲。

岭南虽未正式入秋,

但清晨傍晚已常有凉风相送,

提醒着人们:时节正在悄然更迭。

秋高气爽,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候鸟的栖息地。

秋高气爽,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候鸟的栖息地。

又逢一季丰收,

岭南大地捧出秋实盛宴。

肇庆封开的油栗亮泽诱人,

生吃清甜,熟食香糯;

惠州龙门的杨桃集中上市,

汁多肉厚、酸甜可口;

广州增城的密石红柿也熟了,

澄红如蜜、香甜润喉。

广州增城区的密石红柿。图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广州增城区的密石红柿。图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广东“蓝色粮仓”的收成同样喜人:

肉质细嫩的金鲳鱼、

鲜甜弹牙的海鲈鱼、

爽脆浓郁的章红鱼、

肥美饱满的生蚝……

各种“明星海鲜”应有尽有。

养殖工人将金鲳鱼渔获卸入辅助船舶船舱。

养殖工人将金鲳鱼渔获卸入辅助船舶船舱。

 又迎“中国农民丰收节”,

南粤处处洋溢着庆祝活动的喜庆与热闹。

湛江的丰收嘉年华今日启幕,

向全国人民发出邀约:

湛江鸡、海红米、吴川烤鱼、状元虾等

正等“有食之士”相中。 

湛江鸡。图源:湛江发布

湛江鸡。图源:湛江发布

清远连南的稻田鱼文化季已拉开帷幕。

摸稻田鱼、赏瑶族歌舞、跳瑶山篝火……

在稻香弥漫的微风里,

邂逅瑶乡最动人的烟火与诗意。

广东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民众在徒手捉稻田鱼。

广东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民众在徒手捉稻田鱼。

而在广东丰收节主会场肇庆高要,

番石榴、火龙果、木瓜、肉桂等

众多“实力派”土特产

正以优质的品相、馥郁的风味亮相,

稳稳迎来属于它们的高光时刻。

广东肇庆高要蚬岗镇的红妃木瓜已成为当地的水果名片。图源:高要融媒

广东肇庆高要蚬岗镇的红妃木瓜已成为当地的水果名片。图源:高要融媒

又到秋分日,

民俗里沉淀着农耕文化的智慧与祈愿。

旧时,“秋官”会挨家送“秋牛图”,

说唱吉祥话以道贺;

农民亦会煮汤圆放在田边“粘雀子嘴”,

祈求庄稼免受叨扰、迎来丰收。

岭南的田园风光吸引游客前来欣赏。 罗敏 摄

岭南的田园风光吸引游客前来欣赏。 罗敏 摄

南北习俗虽有差异,

共同的内核都是品秋的馈赠。

岭南则讲究“吃秋菜”,

采撷野苋菜与鱼片滚煮成“秋汤”,

为求身体康健、家宅安宁。

苋菜是岭南地区常见的蔬菜。图源:东莞农业农村

苋菜是岭南地区常见的蔬菜。图源:东莞农业农村

茂名化州民间

流传着一种叫“跳花棚”的歌舞。

每年秋收过后,

村民头戴彩色面具、手持镰刀等道具,

于棚舍前边唱边舞,

祈佑风调雨顺、物阜民丰。

广东茂名化州的“跳花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茂名化州的“跳花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江门鹤山陈山村的舞香火龙

无疑是秋分前后一道耀眼的风景。

百米巨龙插满燃烧的香枝,火光璀璨,

热烈而奔放地舞动、巡游。

香火龙巡游是广东江门鹤山陈山村最热闹的时候。欧蕊荣 摄

香火龙巡游是广东江门鹤山陈山村最热闹的时候。欧蕊荣 摄

春种,秋收,四时流转,

往日的辛劳在斑斓的色彩里,

化作沉甸甸的馈赠。

正是人间好时节!

愿你我心如高远晴空,疏朗明净,

共赏快意秋分,同贺丰收之喜。


策划:王溪勇 李贺 刘平云

统筹:纪蓓 李培 何勇荣 胡良光 张哲 张西陆

执行:刘子葵 李珩丹 黄启帆

设计:甘展平

动画:陈明记 廖春燕

撰文:南方+记者 徐子茗 卓佩仪

编辑 卓佩仪
校对 何翠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