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清远市教育领域迎来“新校开学季”——清远一中松苏岭中学举办首届开学典礼,英德市、连州市等多地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同步启用,通过 “新建、改扩建、资源整合”组合拳,不仅为新学期注入新鲜活力,更新增超1.6万个学位,持续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清城清新:新校启航与老校升级双轨并行
在清城区东城街道,清远一中松苏岭中学首次揭开“面纱”,826名七年级新生走进占地86亩的校园,开启初中生活。该校作为新建校的代表,共规划60个教学班、3000个优质学位,此次首批开设18个班;校园内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7栋建筑错落分布,4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智能图书馆及科创实验室等设施一应俱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空间。
清新区则聚焦“老校提质”,清新区太和镇陈广纪念小学二期扩建工程同日投用。此次扩建新增5栋现代化教学楼,包含音乐室、科技室等特色功能场室,还配套新建室内篮球场与200米跑道标准足球场,学校办学规模从原有基础扩大至6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2700人,新增学位1080个,有效缓解中心城区学位压力。这所始建于2001年的学校,如今校园占地已扩至52亩、建筑面积达2.22万平方米,现有34个教学班、1690名学生,并于2024年7月成为清远市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单位。秉持“七彩教育”理念,该校将多彩文化融入教学实践,此次将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为周边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环境。
英德:重点民生工程落地 多元办学模式惠及群众
英德市多所新校同步“开门迎新”,浈阳学校、英红镇第三小学、广大附中广德学校三所学校共新增2990个义务教育学位,覆盖九年一贯制教育、产业园配套教育及侨乡校园重建等多个维度。
作为英德市重点民生工程,浈阳学校由原英德职业技术学校改建而成,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规划100个教学班、5000个学位,首批便迎来2880名学生入学,为市区及周边家庭提供连贯优质的教育服务。位于广德产业园内的广大附中广德学校,则是产业园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项目。该校由产业园募集资金筹建、广大附中负责管理,总规划48个班、2400个学位。该校一期工程仅用6个月便完成从动工到交付的全过程,首批近400名小学、初中学生已顺利入学,为园区企业员工子女及英德学子提供了优质教育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英红镇第三小学9月1日当天重启复学。复学仪式上,政协第十三届英德市委员会(港澳组)捐赠18万元用于学校运动广场建设。
连州:聚焦优质与公平 特殊群体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连州市今年以来精准推进多项教育工程,广州六中连州实验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双溪校区、西岸镇中心学校教学楼扩建项目同步落地,共新增3770个义务教育学位,兼顾优质教育供给与特殊群体需求。
作为区域教育标杆,广州六中连州实验学校自2024年9月开办以来便以高起点办学吸引关注,去年一期工程已提供4380个学位,今年秋季再添3480个学位,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面向特殊群体,连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双溪校区正式启用。该校区由撤并后的原连州镇双溪小学改造而成,新增9个教学班、90个学位,旨在解决了原特教学校场地不达标问题,践行“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承诺。
乡村学校也迎来新变化。连州市西岸镇中心学校重建教学楼投用,新增200个小学学位。在广清帮扶指挥部、黄埔对口帮扶600万元资金支持下,新教学楼顺利落成,让原分流学生及七村教学点学生重新在家门口上学。
清远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5年8月底,全市已有10所学校完成工程建设,除新增420个公办学前学位、15617个公办中小学位外,清城区清新区两区高中还通过提高班额、扩班扩建、中职附设高中班等方式增加4767个学位,同时撤并31个生源极少的教学点。一系列“组合拳”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南方+记者 邱淑平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