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聚星学校:武术操里学《弟子规》,每天两小时练出文武少年|动起来 更精彩

作者 伍杰;叶志文 2025-07-15 06:30

“路校长,敢不敢再来一场乒乓?”下课铃刚响,中山市西区聚星学校校长路海云的办公室就探进一个小脑袋,向学校校长路海云“下战书”。

“好啊,我们再‘战’!”路海云笑着应战。

这样的师生“切磋”,已成聚星学校的寻常风景。作为中山市第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25年来,聚星学校探索出一条特色教育路径:以体育激发活力,以武术锤炼品格,在充满欢声笑语的互动与磨砺中,铺就学生全面成长之路,持之以恒践行“办最优质的民办学校,做幸福的教育”宗旨。

学生们在操场跑步。

学生们在操场跑步。

文武兼修,武术操里见真章

清晨7:40,聚星校园已在晨曦中“动”起来。

运动场上,千余学子齐展拳脚,一招一式融入《弟子规》诵读——这是学校新推出的国学武术操。体育科组长周慧介绍,这套操由教师团队精心编排,将武术招式与《弟子规》内容对应,学生在习武中自然成诵。操场另一侧,教职工们正凝神练习八段锦,师生共同开启活力一天。

学生们在练习武术操。

学生们在练习武术操。

“单纯背诵经典,学生难免枯燥。融合武术动作,抽象文字化为身体记忆,经典自然入心。”路海云深谙此道。学校全员习武,由专职武术教练领衔,打造出屡获殊荣的精英武术队。今年灯都古镇武术大赛中,他们就拿下2个团体金奖、9项集体金奖及21枚个人金奖。这种将武术与国学经典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是学校“厚德博学”校训的实践。

“每天保障学生至少两小时运动”,是聚星雷打不动的信条。除晨练外,下午有专属锻炼时段,加之每日一节体育课,运动量坚实保障。学校认为,强健体魄是“责任担当”校风的基础。

运动催化着学生气质的蝶变。孩子们在汗水中变得阳光、自信、开朗。周慧观察到:“武术给了孩子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在训练中学会了坚持和尊重。”

这份自信也渗透到艺术、科创等校本课程中,聚星学子在省市展演、运动会上频频“上分”。学校倡导“主动参与、大胆质疑、注重合作、勇于实践”的学风,在丰富的体艺活动中体现。

认真听课的学生。

认真听课的学生。

“动”中育德,校园无处不课堂

德育在聚星同样“动”了起来。每月主题团建活动是校园活力的注脚:六月师生泼水节,教师舞蹈大赛时学生的热情应援……

路海云认为,道德教育不能仅靠说教,体育恰是切入点。坚持“爱与责任”价值观,让德育在体育中自然发生。

德育延伸至日常细节。针对不文明用语,学校专题讲座效果立竿见影——有家长反馈,孩子主动疏远了爱说脏话的同伴。学期初开学典礼,学校用劳动基地收获的甘蔗、西红柿等代替奖状,让耕耘喜悦浸润心灵。这种实践体验的德育方式,使“诚信尚礼”校训内化于心。

充足运动并未削弱学业。学校秉持“高效课堂”理念,引入专家优化教学,形成“学导结合、疑思共生”特色:课前预习存疑,课初聚焦问题,课中精讲解惑,课末当堂互评测。教师团队践行“爱生敬业、抱团施教”教风。

高效学习结出硕果:2024年中考,聚星272名学子中,128人上线中山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上线率达87.87%,位居全市前列。该校连续三年获中山市初中办学质量评价一等奖及五星级民办学校荣誉,2019年以来连续六年获评西区街道素质教育评价先进学校。

聚星学校以体育为支点,以武术为特色,撬动学生全面成长。

聚星学校以体育为支点,以武术为特色,撬动学生全面成长。

当夕阳为运动场镀上金色,孩子们仍在球类、武术、舞蹈中释放活力。每一张汗涔涔的笑脸,印证着“以体育人”的可能——强健体魄,文明精神,教育之光在跃动身影中格外明亮。

【数读】

武术筑基,体教融合创佳绩

【竞赛荣誉】

第六届粤港澳葵光杯传统武术精英赛团体金奖

精英武术队年均参加省级赛事3场以上,近三年累计获奖超百项

【办学质量】

连续3年(2022-2024)获中山市初中办学质量评价一等奖

连续3年(2022-2024)获评中山市五星级民办学校;

2025年中山市民办学校年检获评优秀

连续6年(2019-2024)蝉联西区街道素质教育评价先进学校;

获评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绿色学校等50余项省市级荣誉;

【升学成果】

2024年中考:重点高中上线128人,普通高中上线率87.87%(239/272),居全市前列

延伸阅读

校长说|中山市聚星学校校长路海云:体育让成长更有力量

聚焦广东省中运会

撰文:伍杰

编辑 王浩宇 钟商业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