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大沥”,是一场持续加速的接力赛。2025年的下半场战斗,已经打响。
7月9日,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召开,发布上半年主要发展情况,也描绘了下半年继续全面落实“13312”工作部署,建设产业大沥、魅力大沥、绿美大沥、幸福大沥、平安大沥、有为大沥的路线图。
今年1—5月,大沥镇限上批发业营业额超1600亿元,继续领跑全区。技改投资增长85%,工业投资增长30.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5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超20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超10万平方米,建安投资超35亿元,限上零售业营业额超35亿元,限上餐饮业营业额超2.5亿元,均排名全区前列。
领跑,对大沥来说已是一种习惯,更是持续的自我加压。大沥镇委书记罗伟海表示,全镇干部队伍必须从习惯开“顺风船”转向开“顶风船”,破躺平心态、立躬身实干风气,破推诿扯皮、立履职尽责铁律,破因循守旧、立敢闯敢试标杆,破形式主义、立抓铁有痕实效。
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更不等人。破立之间再领跑,是大沥的回答。
大会现场。
大会现场。
“双1000亩”全力推进,12个项目封顶
“立足中心城区,提速二次创业。”大沥镇镇长仰国林在会上进行了该镇2025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总结并发布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大沥引入翔海集团总部大厦、汇谷科创等超亿元产业项目16个,拉动投资超88亿元、同比增长98%。大沥还谋划出台大湾区青创高地建设“科创五条”,筹备成立科创投资基金,总规模达1亿元。
大沥关于产业空间的“双1000亩”任务完成阶段性目标。其中,广佛国际机电五金城(六联)等8个“工改工”项目相继挂网、摘牌,河西盛世腾飞等9个产业项目顺利动工,涉及土地面积超1400亩。大转湾全球五金建材采购中心(一期)正式投产,黄岐泌冲电子科技工厂竣工验收,英铜有色金属新材料智造基地(一期)、裕田未来科技城(二期)、澳康达名车广场、华南藤编产业园(一期)等12个项目主体封顶。
同时,大沥坚持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加快布局文旅产业新版图。其中,率先探索“以园养园”新模式, 灯湖中轴公园、中轴滨江公园等6大公园累计节省养护成本3160万元,九龙欢乐PARK吸引客流120万人次,获评佛山最美儿童公园。策划举办南海首届城市露营文化节,全月接待超19万人次,直接拉动消费超1000万元。全国首本聚焦镇街区域IP塑造与人文经济的图书《宣传力》,也在上半年出版。
在乡村振兴方面,大沥沙溪金沙港创意园、沥东教育北物业等“分润模式”项目有序推进,利用集体资金新申购银行理财产品达3470万元。新型城乡社区沙溪试点启动建设,农村土地资源集约配置迈出新步伐。大沥还全域推进乡村绿化,制定全区首个《乡村绿化三年行动方案》,出台乡村绿化种植指引,组建“乡村绿美规划师”,筹集绿化资金约243万元,种植乔木4668株。
在民生服务方面,大沥新建、续建道路29条,其中河东中心路等9个政府投资项目顺利竣工,6条配建道路建成通车。“佛穗莞城际”迎来新进展,大沥拟设2站点。加快完善城市公园体系,雅瑶香基四季公园等项目完成建设,新增及改造提升公园绿地面积406亩。撬动社会资金约1400万元焕新升级桂和路大冲桥等6处桥下空间,探索机械式停车楼建设,累计新增停车位超900个,有效破解停车难题。
建设佛山中央时尚区,引领区域潮流
今年下半年,大沥镇将锚定“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攻坚突破,奋力交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亮丽答卷”。
在产业方面,大沥将加速重构产业体系,探索场景招商、科技招商,积极引入成长性高、带动力强的科技型企业,推动有色金属商贸中心、大健康食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地。针对科创企业,大沥将加快出台科创聚集区工作方案,深化科创投资基金运作,精准对接优质项目,打造科创转化新生态。大沥还将实施“盐步内衣再出发”战略,统筹内衣龙头企业成立电商直播企业,推动传统内衣产业提质增效、焕发新生。
近日,《大沥镇新形势下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出台。下半年,大沥将深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用活职业经理人制度,引导村集体通过参与土地开发经营、投资金融机构产品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力争年内新增“分润模式”项目10宗以上。
在人文方面,大沥将提速文旅载体建设,加速构建集夜游演艺、主题娱乐、农旅体验、冰雪运动、创意市集于一体的多元消费空间,重点推进佛山不夜岛、永平围二期、“狮门”秀场、雅瑶湾新质农旅融合示范区、雪上梅梢四季冰雪乐园等标杆项目建设,全力推动盐步老龙1432、灯湖PARK、羊晚创意文化产业园、鹿尔花园、云目野·千灯集主理人创意社区等特色项目开业运营。
大沥还正在谋划,以人文经济为引领,以时尚产业为基础,通过内容升级、场景升级、消费升级,全力建设引领区域潮流的佛山中央时尚区。未来,大沥要升级灯湖中轴音乐季、稻田音乐节等品牌IP,深度融合内衣、铝材等特色产业元素,打造集时尚设计、文化创意与产业升级于一体的城市新名片。
“明确方位才能找准定位、培育动能才能激发潜能、深挖价值才能创造产值、凝聚合力才能增添活力。”罗伟海表示,大沥接下来要把主攻点放在城乡共融上,把着力点放在产业转型上,把突破点放在人文经济上,把支撑点放在社会治理上。其中,思维的转型至关重要,要用好“美学思维”提升城市品质、用好“集约思维”提速城市更新、用好“协同思维”提振集体经济。在人文经济方面,则要加快打造时尚演艺新高地、文商旅融合新高地、主理人经济新高地。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熊程
通讯员 沥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