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城区的主干道上,新安装的智能咪表静静矗立,这些银灰色的设备即将为这座城市带来停车方式的历史性改变。
11月1日8时,高州城区公共智慧停车项目将正式启动运营,首批752个智慧停车位结束试运行,开始实行收费管理。这标志着高州市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破解“停车难”民生痛点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10月31日《南方日报·高州视窗》头版报道。

试运营获市民点赞
“以前,下班回家开车转一圈找不到车位,停小区门口的路边又担心被罚,真的很头疼。”家住高州城东片区的刘志明道出了许多市民长期以来的困扰。
近年来,高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城区停车供需矛盾凸显,在繁华路段泊位周转率低、部分路段长期被“僵尸车”占用等问题,不仅影响市民出行效率,更导致道路拥堵、秩序混乱。
这种日常的停车难题,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
然而,这一困扰市民多年的停车难题近日出现了转机。随着高州城区公共智慧停车项目启动,首批752个停车位于10月27日上午8:00至11月1日上午8:00进行试运营,分布在9条城区主要道路的752个车位免费向市民开放,让市民提前体验智慧停车带来的便利。
据悉,试运营期间,运营单位派出工作人员在涉及路段向车主派发告知书,巡线员在各路段巡视引导,帮助市民正确使用智慧泊车系统。

试运营期间,运营单位为车主发放告知书。
“使用起来很方便,通过微信小程序‘高州智慧泊车’领取全免停车券就能免费体验。”正在高文路停车的刘志明表示,“小程序操作简单,剩余车位数量一目了然,现场还有工作人员指导,很贴心。”
为改善停车难状况,高州市启动公共智慧停车项目。通过智能化改造整合路内泊位和公共停车场资源,将4889个停车位纳入统一管理,分期分批实施。
此次正式投入运营的是首批752个车位,分布在南关路、明珠路、挂榜路、学砚路、府前南路、桂圆东路、高文路、南新路、金榜路9条道路。

高州城区公共智慧停车项目将盘活4889个车位。
“智慧停车不是简单收钱,而是用经济杠杆引导短时停车、规范秩序,让有限的停车资源转起来。”高州市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停车位免收费但服务效能低,部分车主长期占用车位、停车不规范等问题突出。智慧化改造后,通过智能咪表、电子计费系统,可实现“即停即计、离场即结”,大幅提升泊位利用率。
“全市4889个公共停车位都将分批次实施智慧停车管理。预计11月底将实施第二批,涉及天子路、永福路等主要路段,共计近2000个车位。”高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车辆按要求整齐停放。

每日发放千张免费券
收费不是目的,便民方是初心。
根据高州市发展和改革局最新批复的《高州市城区公共智慧停车项目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停车位将划分为3类路段,实行差异化收费。

路段明细表。
一类路段为日均周转率在6车次以上的道路,0.5至3小时(含3小时)每30分钟收费1元,3小时后每30分钟收费1.5元,24小时内最高收费20元。
二类路段为日均周转率大于3车次但不超过6车次的道路,0.5至3小时(含3小时)每30分钟收费0.8元,3小时后每30分钟收费1.2元,24小时内最高收费15元。
三类路段为日均周转率低于3车次的道路,0.5至3小时(含3小时)每30分钟收费0.5元,3小时后每30分钟收费1元,24小时内最高收费10元。

收费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停车首30分钟免费,每日20:00至次日8:00时段内免费停车。对军警车辆、实施救助的医院救护车辆及市政工程抢修车辆,免收停放服务费。
“每次停车首30分钟免费、夜间12小时免费停放,这些人性化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市民的临时停车与夜间停车需求。再横向对比其他地方,我认为高州的收费还是很合理的。”刘志明说。

智慧停车项目指挥中心。
为让市民更好地适应智慧停车系统,高州市顺安智能停车管理有限公司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
从11月1日到11月7日,每天上午10时将在“高州智慧泊车”微信小程序发放1000张“全免优惠券”,使用有效期至2025年11月15日。
市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高州智慧泊车”或扫描相关二维码,按提示操作即可享受优惠服务。在泊车过程中如遇任何问题,可拨打服务热线电话0668-6511899进行咨询。

“高州智慧泊车”APP。
城区公共智慧停车项目不仅能破解民生痛点,更将为高州市构建“配建为主、路外为辅、路内补充”的停车系统奠定基础。
“我们有信心通过智慧停车系统,有效提升车位周转率,缓解停车难问题。”高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未来还将根据运行情况,持续优化服务,把好事办好。

小程序能精准定位,一键找车位。
明日,随着首批752个智慧停车位正式投入运营,高州城区停车资源将迎来高效流转的新阶段。高州市民将逐步告别“开车转圈找车位”的日常烦恼,迎接更加有序、便捷的出行体验。
撰文:邱茜 通讯员 苏琳
图片:李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