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1亿人看过的“月球大片”,从深圳这里诞生
“十五运会是一个很好的传播节点,非常适合我们去做内容,机器人是深圳创新之城的一个标签,我们接下来会尝试将机器人与运动会结合,比如做一个机器人参加十五运的视频。”日前,在2025内容创作者嘉年华上,“开普勒星人”主创分享,将尝试借十五运契机,为深圳创作“爆款”。
赛博鸡排哥、主理人咖啡、机器人运动会,在网红自媒体“开普勒星人”创作的未来科幻大片里,这些脑洞大开的场景,装的我们熟悉的日常与网络热梗,令人捧腹又深感共鸣。
成立仅4年,“开普勒星人”在全网收获600+万粉丝,目前共创作220+条作品,总播放量突破18亿,其中从月球视角看“玉兔二号”的创意视频播放量近1亿,成为科幻短视频领域的头部创作者。
“开普勒星人”不在外太空,他们来自深圳宝安。
在宝安西乡一间500多平的工作室里,15名95后组成了这个充满活力的团队。他们以“一个编导两个技术人员”的模式分组作业,每月产出约5条视频。
“一开始就定了科幻这个方向,再加上我们比较擅长做特效,一直成长到现在。”团队创始人、1997年出生的李锴滨说,视频能火起来,很大程度是因为专注科幻内容。
2022年初,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的消息令人振奋,却也让普通大众感到距离遥远。“开普勒星人”用3D动画复刻了空间站,作品迅速成为爆款。从“玉兔二号”月球车到其他重大航天节点,他们用创意视频呈现新闻事件,带大众探索中国航天的魅力。
“又抽象又真实”“机器人演我”“代替人类就代替人类吧,但你居然活成人类的样”......热评藏背后是团队走红的流量密码。
在他们创作的机器人系列视频里,未来的机器人经历着与当下人类相似的工作和生活。“机器人其实是映射人类做的事情,我们再以旁观视角,看它们怎么应对这种很卷的工作和生活。”李锴滨说,“希望大家看完一笑而过的同时,也能更乐观地去面对生活。”
李锴滨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有过两段“大厂”实习经历,毕业时放弃大厂offer,选择了创业。他的创业梦,正是在深圳这片创新土壤萌生。“当时是拉着我的舍友,问他要不要一起尝试做点东西。”他回忆。2021年11月,李锴滨注册“开普勒星人”账号,从0到100万粉丝,仅仅3个月,此后一直以惊人的速度成长。
深圳独特的高新科技产业为团队提供了加持。“很多影像设备品牌都在这里,我们又是做科技题材,很多品牌愿意支持我们的内容创作。”李锴滨分享,未来希望发挥团队的内容优势,助力本土头部科技品牌的传播,和他们共同成长。
“今年在宝安区的撮合下,参加了青年好网民活动、文博会,慢慢打开了本地知名度,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有感受到被支持的。”李锴滨分享,宝安的创业环境很好,期待更多的内容创作者来宝安,一起投身优质内容创作,为大湾区发展注入数字化文化动能。
撰文:罗维维
拍摄/剪辑:刘玳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