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怒斥机场背后,一段偏激的批评与一场迅速的回应 | 有风自南
10月25日,歌手郑智化在微博发文,指责深圳机场“对残疾人是最没人性的”,称登机车与机舱地板相差25厘米,导致轮椅无法进入,最终“连滚带爬”上机。言辞激烈,引发舆论迅速发酵。大量网友声援,痛斥机场无障碍设施形同虚设。

郑智化怒斥深圳机场。
然而,仅过数小时,深圳机场便公开回应。声明中解释:为防止刮碰飞机,登机车与舱门需保持20厘米间隙,因此登机过程中出现高度差。同时机场致歉,并宣布立即改进措施,增加协助人员并试点启用有一定坡度的登机连接设备。

郑智化被工作人员搀扶上飞机。
不久,郑智化登机视频传出,从工作人员将他推到机舱口,商量如何登机,到郑智化跨上20厘米高的机舱地面,过程持续约两分钟。虽不容易,但尚未到达“连滚带爬”的程度。舆论随即反转,网友批评郑智化“夸大事实”“伤害好心人”。
郑智化的言辞确实过于偏激。“无人性”“恶劣行径”等词汇,将一个设施优化问题推向了道德审判的极端位置。也让原本可以推动改进的讨论,被情绪吞没。从后续的视频和回应来看,现场工作人员确实提供了协助。郑智化把问题归咎于个人“冷血”,在深圳机场详细回应后还将事件归因为“开升降车司机个人的恶劣行径”,也并不公平。
作为公众人物,他的语言放大效应不可忽视,也不能忽视。尤其在社交媒体上,情绪传播速度远快于事实,夸张的表达往往掩盖了复杂的现实。郑智化的最新发文也表示,“连滚带爬的用词,是我登机过程不顺,一时气愤的遣词,这个我必须为我的用词道歉。”

郑智化回应。
深圳机场的回应速度和态度,值得认可。短时间内查清流程、发布说明、提出改进方案,提出“试点启用带有一定坡度的登机连接装置”。同时流传出的视频显示,在帮助郑智化登机的过程中,几位工作人员搀扶他的腿进入机门。
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我们整个社会的无障碍及适老化设施的建设可以更加完善。深圳机场在回应中也表示,深知机场服务与旅客预期还有差距,针对这次登机保障出现的不足,已联合航司立行立改,进一步完善轮椅旅客服务保障流程和措施。
郑智化的愤怒,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众对无障碍及适老化设施关注。只是,他的语言若能更客观克制,或许能让这场讨论更具建设性。

出镜/剪辑:南方+记者 王越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