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新加坡国家法院庭审判决,餐饮供应商云海肴致字节跳动员工食物中毒,最高罚款7000新元(约合39149.6人民币)。云海肴在法庭下判后发出道歉声明说,公司已永久停止“公司团餐”服务,并关闭涉事的新加坡纳福城分店。此前,云海肴CEO吕志韬出席新加坡庭审并当庭认罪。
据悉,这是近年来,中国餐饮连锁品牌在海外出现较为严重的一桩食品安全事件。
7月2日,云海肴首席执行官吕志韬代表公司新加坡出庭。 (图片来源:新加坡海峡时报)
7月2日,云海肴首席执行官吕志韬代表公司新加坡出庭。 (图片来源:新加坡海峡时报)
法官要求顶格罚款
据《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国家法院法官黄兰玉说,这起案件受影响的人数惊人,有些还住院接受治疗,食物中发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超标,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很高,所幸没有造成致命事件。法官指出,云海肴在新加坡营业六年,时长不短,却缺乏重视食品安全的态度,且直到案件下判时都尚未作出道歉和赔偿,因此有必要判处最高罚款7000新元。
《联合早报》披露,这起新加坡近年来较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在2024年7月30日,地点是字节跳动莱佛士码头一号的办公室。庭上揭露,共有171名员工吃了食堂供应的午餐后感染肠胃炎,其中有60人送院,当中22人须住院治疗,其余38人则在当天出院。
根据当时新加坡食品局(SFA)调查,云海肴每克样本中超过 20万个金黄色葡萄球菌落形成单位(CFU)。根据食品法规规定,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允许上限为每克100个菌落形成单位。同年7月,新加坡食品局调查云海肴该门店时,发现后厨存在十多只活蟑螂。
云海肴私人有限公司因此触犯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食品销售法》中有关销售受污染食品的条款,及《环境公共卫生(食品卫生)条例》关于蟑螂侵扰规定。
云海肴在声明中说,这次事件源于公司管理严重失职,包括没有在首次试点“公司团餐”新业务时,提前充分评估新业务的风险;事发当天的供餐量超出门店能力范围,埋下了隐患;以及基础卫生规范不到位,在后续储存与运输环节中,未能有效控制温度与时间,导致微生物大量增殖等。
餐饮品牌出海扎堆新加坡
云海肴是创立于2009年的国内知名云南菜连锁品牌,近年来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窄门餐眼显示,云海肴在国内有143家门店,覆盖了15个省市,北京以43家门店居首,其次为上海、浙江,分别是19家、14家。“云海肴云南菜”公众号显示,其在全球3个国家29个城市拥有门店200多家。2019年,云海肴在新加坡樟宜机场开设了首家海外分店。截至2024年8月,其在新加坡拥有五家门店。
“出海”是近年餐饮市场的重要趋势之一。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餐饮出海发展报告2024》显示,随着国内餐饮行业竞争的加剧,为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23年开始,众多连锁品牌加快出海步伐,其中现制饮品赛道出海的品牌较多,海外门店扩张也较快,如霸王茶姬、蜜雪冰城等头部品牌均开设海外门店。
红餐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经理劳华辉指出,大部分品牌在出海首站上选择华人较多的东南亚和北美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出海首站选择东南亚地区的品牌占比为34.8%,选择北美地区的品牌占比为29.5%,两个地区的占比之和超过了60%。
顾问公司墨腾创投发布的《中国餐饮出海东南亚》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底,已有60多个中国品牌在东南亚开设超过6100家门店,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聚集了最多中国品牌。
劳华辉进一步谈到,新加坡的餐饮市场规模不大,约96亿美元(约合600亿元人民币),不到全球市场份额的1%。但受益于其地理位置和较高比例的华裔人口占比(74%),新加坡成为了近年诸多中餐品牌选择的出海首站,并通过新加坡辐射整个东南亚市场。
南方+记者 李劼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