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
中国130家公司上榜,其中深圳10家,占比1/13。
中国49家公司排名上升,其中深圳7家,占比1/7。
除了营收增长,深圳10家上榜企业的总利润超过长三角27家上榜企业。
一座城市,既“多”又“精”,“规模”与“利润”双强——这种故事,很深圳。
数据来源:《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制图:南方+记者 马芳。
数据来源:《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制图:南方+记者 马芳。
华为时隔两年重返榜单前100名
让我们来看一下深圳今年上榜的世界500强公司,总数还是10家,公司还是中国平安、华为、比亚迪、腾讯、招商银行、万科、顺丰、深投控、立讯精密、中国电子,比亚迪等企业上升幅度较大。
深圳企业中的“营收冠军”中国平安,在2024年位居榜单53位的基础上,上升6名,升至47名。
华为时隔两年重返榜单前100名,在2024年103名的基础上,上升20名,位列83名。华为2010年第一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之后排名最高的一次是2021年的44名,2023年跌出前100名。
比亚迪的排名上升幅度在深企中位居第二,上升52名,位列榜单第91名,接近华为。这也是比亚迪首次进入该榜单的前100位,是上榜的10家中国车企中排名最高的企业。
腾讯在2024年141名的基础上,上升25名,位列榜单第116名,在深企中仅次于中国平安、华为、比亚迪。
立讯精密的排名上升幅度在深企中最大,上升65名,位列榜单第423名。
顺丰、中国电子的排名也小幅上升,分别位列榜单第393名、427名。
企业收入高只是“大”,不一定“强”。除了看收入,还要看利润。
在2025《财富》利润率榜上,两家中国公司进入利润率榜前十,都来自深圳,腾讯、招商银行分别位居利润率榜第九位和第十位,其中,招商银行业是唯一进入该榜单前十的中国银保机构。
在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最赚钱的公司中,腾讯位列全球第18名,招商银行位列全球第22名,二者在上榜的中国企业中分别排名第6、7名,阿里巴巴、中国平安紧随其后。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利润率最高的10家公司中,腾讯、招商银行位列第9、10名。图源:财富中文网。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利润率最高的10家公司中,腾讯、招商银行位列第9、10名。图源:财富中文网。
“滚雪球”研发,一天投5个亿
承压前行,7家深圳公司为何逆势而上?
从赛道来看,深圳7家排名上升企业,集中于新能源、ICT、高端制造、金融赛道,与全国500强中传统能源、金融企业占比高有所不同。
从技术纵深来看,深圳企业的高研发强度形成“滚雪球”优势。
近十年来,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12000亿元,仅2024年一年,华为研发投入接近1800亿元,相当于每天投入5亿。
2024年,比亚迪研发投入542亿元,平均每天投1.5亿;腾讯研发投入707亿元,平均每天投2亿。
2024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终端重回增长快车道,鸿蒙生态取得历史性突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也首次实现当年盈利。腾讯也抓住了人工智能的风口,三大核心主业齐增。
从市场来看,深圳企业全球化布局,对冲单一市场风险。
2024年比亚迪海外销量41.72万辆,同比增长71.9%。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海外销量约为47万辆,同比增长132%,已超过其去年全年的海外销量。
立讯精密加速全球化布局,积极探索在东南亚和北美建立新生产基地。2024年,立讯精密收购全球第四大汽车线束供应商德国莱尼集团的股权及其子公司,汽车互联产品业务增速远超其他业务板块。
再来看看生态,大湾区的科学密集度增加,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交融、产业到科学的演化等,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崛起提供了丰富的创新“活水”。
7家深圳500强公司“越压越强”的底层逻辑,说穿了只有一句话:所有压力测试,都是跳得更高的重力训练。
正如华为一位高管在新年信中所说:那些打不死我们的,只会让我们更强大!
采写/制图:南方+记者 马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