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25年广东青年大学生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系列竞赛结果公布
华师8项作品获奖
在社会实践的舞台上
展现华师学子的风采
近日,2025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系列竞赛结果公布,华师8项作品脱颖而出。本次竞赛由团省委、省学联主办,包括“文创+”竞赛、“人工智能+”竞赛、短视频创作竞赛三场专项赛,其中,华师承办首场专项赛“文创+”竞赛。
赛事启动以来,华师发动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积极参与,总结三年实践成效,打磨产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创作品、短视频和人工智能服务项目。经过激烈角逐,华师8个作品分别入围决赛,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
一直以来,华师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持续引领青年学生投身“百千万工程”,在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成长成才。今年暑期,华师组建300余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发动近5000名师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专业所长助力乡村发展,服务乡村建设,为力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贡献华师力量。
接下来
一起看看获奖队伍风采
“文创+”竞赛
“向客之音”突击队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向客之音”突击队
团队成立时间:2020年
服务地点:汕尾市陆河县实验学校(高砂校区)
项目类型:“文创+”竞赛获奖项目
项目简介:在乡村振兴、美育浸润行动和新课标的背景下,团队聚焦当地传统文化创新,旨在丰富乡村中小学美育资源,以美育助推乡村儿童全面发展。基于调研,原创中国内地首部客家儿童音乐剧《阿民与大黄》,联动高校与地方产业,以“文化+原创歌曲”“文化+教育”“文化+直播”助力客家文化创新转化,为实践地提供美育课程、创意设计、网络推广等支持,改善“有底蕴难创收益”现状,构建文化惠民与经济增收双重效益的实践平台。
“知了红途”实践团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知了红途”实践团
团队成立时间:2015年
服务地点:潮州市湘桥区社光村、汕尾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白沙中学
项目类型:“文创+”竞赛获奖项目
项目简介:项目立足"百千万工程"文化振兴需求,以岭南地区本土红色文化为创作蓝本,与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开展合作,深入乡村学校,与当地师生共创形成一批课本剧作品及音乐剧、邮票等衍生IP,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向教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探索戏剧创作视角下“教育+传播”融合育人的新路径。项目已在广州、潮州、汕尾、湛江等地培育8所高校课本剧导师团队,通过远程教学带动全国300+乡村学校、4.8万+学生共同参与。团队获得学习强国4次报道,团省委“青创100”企业认证。
“罗阳禾硕”突击队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罗阳禾硕”突击队
团队成立时间:2023年
服务地点:惠州市博罗县承粮陂村
项目类型:“文创+”竞赛获奖项目
项目简介:项目立足惠州博罗承粮陂村的农耕文化积淀,针对传统农业“有产品无品牌、有资源无体验、有文化无传播”的痛点,提出“农业+文创+研学”融合发展模式。团队设计稻米成长记绘本、“小穗”IP四时景系列文创,通过特色包装、精心设计与文化发掘提升附加值;提出禾研共兴模式,开发研学体验项目,打造稻田、南药课堂研学矩阵,创建研学智能小程序,为乡村产业注入新动能,构建了农文旅联动的农耕文化价值转化路径与可持续转化新范式。
“果潮联盟”实践团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果潮联盟”实践团
团队成立时间:2019年
服务地点:肇庆四会市黄田镇、东莞市寮步镇
项目类型:“文创+”竞赛获奖项目
项目简介:果潮联盟以“每个地标果品都应有潮流品牌”为使命,为解决城乡要素流通不畅、乡村产业活力不足等问题,团队成员深入乡村调研挖掘问题,推动城乡双向互利。目前已对接20+合作社及企业,搭建电商平台与新媒体矩阵,完成技术研发与多地试点合作。通过果品MCN加数字乡村模式,挖掘地标果品,建设有文化内涵的品牌,增强文化认同感。助农月均增收超5000元,带动销售额近万元,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16项及权威媒体报道。
“化启兴乡”实践团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化启兴乡”实践团
团队成立时间:2022年
服务地点:肇庆市封开县江口镇
项目类型:“文创+”竞赛获奖项目
项目简介:“化启兴乡”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化学启蒙教育难的痛点,投身于肇庆市封开县江口中学的化学教育帮扶。队伍以“520化学桌游”为背景智趣融合,开设“520化学开胃菜”“520化学骰子”“520化学元素”等游戏化课程,注重实验室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与五育并举理念,促进教育科研协同发展。突破学生认知困难性、传统课堂枯燥性、化学用语抽象性的三重屏障,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并探索协同育人实践机制,致力于打好乡村教育牌,贡献青年力量。
短视频创作竞赛
“青烨忻语”实践团
来见“宜”面
项目名称:“青烨忻语”实践团
团队成立时间:2017年
服务地点:茂名信宜市
项目类型:“短视频创作”竞赛获奖项目
项目简介:“青烨忻语”实践团结合地方文旅推广诉求,发挥专业优势,以游客视角撰写视频脚本,创作信宜市宣传片《来见“宜”面》,凭借细腻视听语言展现信宜文旅新貌,引发观众广泛共鸣。宣传片经“信宜发布”、广东共青团等官方媒体发布,播放量超25万+,获人民日报、南方+等媒体广泛关注,获信宜市第三届自媒体年度影响力评选新媒体作品金奖、新媒体作品最佳创意奖,团队入选2024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典型案例。
“心连壮瑶”实践团
舌尖上的振兴密码——桂联村土特产篇
项目名称:“心连壮瑶”实践团
团队成立时间:2013年
服务地点: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镇桂联村
项目类型:“短视频创作”竞赛获奖项目
项目简介:“心连壮瑶”实践团自成立以来,先后到江门、肇庆、惠州、清远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至今,团队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前往清远市桂联村,锚定当地农文旅宣传空白、农产品销路狭窄等现实需求开展精准帮扶。当地面临农文旅宣传渠道单一、产业分散低效、农产品传播不足等困难,团队以推动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为破局主线,通过构建宣传矩阵、挖掘文化故事、培育品牌特色等手段,助力当地农产品跨越山水,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追梦逐蓝”突击队
护水脉,续蓝章——高田长载少年行
项目名称:“追梦逐蓝”突击队
团队成立时间:2023年
服务地点:茂名信宜市思贺镇高田村
项目类型:“短视频创作”竞赛获奖项目
项目简介:队伍聚焦高田村饮用水安全及水资源治理,深入山泉源头区域开展系统性调研实践。通过实地勘察水源地生态环境、调研现有水处理措施、溯源分析水质问题成因,形成靶向解决方案以消除村民的饮水安全隐患;同步推进净水滤芯适配安装及清水入户工程,有效提升居民用水保障水平。队伍目前累计试点滤芯20余户,后续计划覆盖100余户,可保障300余名村民饮水安全。团队以青年大学生力量,深度助力乡村水资源治理,彰显社会责任感与青春担当,为乡村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华师学子将继续
以青春之力扎根大地
用实干担当书写新篇
“百千万工程”
我们步履不停
为乡村振兴矢志前行
点击下方小程序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华南师范大学文创商店
来源丨校团委
文案丨黄冬灿 林良莹
图片丨华南师大新闻社
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制图丨林良莹
执行编辑丨黄冬灿 林良莹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丨沈蔚瑜
复审丨林海岸
终审丨周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