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惯镇东莺村“四维联动”破题,解锁人居环境治理新模式

作者 赵强 2025-08-04 16:58

作为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第三批培育典型村,北惯镇东莺村立足“村中城”区位特点,以典型村培育建设为抓手,探索出“网格兜底+闭环整改+多元共治+积分引导”的“四维联动”人居环境治理模式,推动村容村貌蝶变升级,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网格兜底,织密责任“一张网”。东莺村将“镇领导班子挂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包片”的网格责任体系贯穿整治全过程,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以“清拆、清表、砌墙、三线、绿美、补短”为抓手,全员上阵推进“三大革命”和“六乱”整治。通过网格细化分工,截至2025年7月,全村清运垃圾约25吨,清拆危破房79座,整治“六乱”3200余处,完成绿化3600平方米。网格机制让整治任务层层落地,为人居环境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闭环整改,破解治理“老大难”。针对市、区督导组反馈的8宗69处环境问题,东莺村不回避、快行动,建立“清单认领—限时整改—回头复查—长效巩固”的闭环机制。从问题排查到整改验收,全程跟踪督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目前所有问题点位已100%整改到位。这种“靶向治疗”式的整改模式,不仅解决了乱拉挂、乱堆放等顽疾,更通过举一反三,推动整治标准从“过得去”向“过得硬”提升。

多元共治,凝聚攻坚“向心力”。东莺村深知,人居环境整治不是“干部干、群众看”,要解锁多元共治这个“关键密码”,凝聚整治合力。借力“挂镇包村”机制,区领导多次率共建单位送来施工力量,助力新安、赤谭两个自然村环境提升;联动热心人士、企业开展5次植树造林,打造“清风园”“环塘绿林”等景观;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和市场管理方规范东莺农民新村周边摊档秩序,让东莺“村中城”风貌焕新。多方合力让东莺村的人居环境整治从“村级独奏”变为“多方合唱”。

积分引导,激活自治“内生力”。从“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关键在激活村民参与积极性。东莺村将门前三包、绿化美化、村内保洁、基础设施管护等纳入积分管理。细化积分管理办法,量化积分指标,探索“积分+”模式,村民参与整治可累计积分兑换洗衣液、毛巾、牙刷等生活用品,激发了自家环境自家管的自觉。截至目前,村民主动清理门前屋后乱堆放1078处,自治活力成为环境长效保持的“源头活水”。

如今的东莺村,危破房变身小绿地,乱堆点成为整洁角,“村中城”既有城市烟火气,更有乡村好风光。其“四维联动”治理模式,以责任为基、以问题为靶、以合力为要、以自治为本,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有益借鉴。

撰文:赵强 孙银浩

图片:北惯镇政府提供

编辑 李婉芬
校对 曾慧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