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浮山下的荔枝林到深海网箱的金鮸鱼,从云端品鉴到网络强村直播间,由“媒体+”引领的农产品营销体系重塑,正在惠州城乡间全面启动。
为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惠州市近日印发《惠州市“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聚焦“媒体+”八大任务和31项重点项目,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产品市场体系,为乡村产业振兴按下“加速键”。
其中,“媒体+市场营销”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海吉星农产品国际物流园等集散功能,推进“媒体+”赋能大宗农产品销售及推广,并打造全品类线上商场,重点建设“惠州助农产品专区”。
针对特色产业,《方案》提出“媒体+产业融合”,大力培育荔枝、茶叶、丝苗米、甜玉米等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打造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乡村产业高地,讲好东坡荔枝故事,联动粤港澳主流媒体面对面,放大“中国荔枝之乡”声量。
蓝色产业是惠州的独特优势,《方案》明确“媒体+海洋牧场”,依托南海硇洲族大黄鱼、全产业链金鮸鱼等特色海产品,推动种苗繁育和精深加工,促进海洋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开发“活鱼上餐桌”、现捕现烹等渔旅融合项目。
品牌是农产品的“通行证”。《方案》在“媒体+品牌打造”中提出,围绕“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个人IP”,开展“山货上头条”公益助农宣传,借助网络名人、网红记者、乡土网红等资源提升农产品知名度。
此外,《方案》还通过“媒体+文化共创”挖掘东坡寓惠文化、节庆经济潜力,以“媒体+生活交融”打造乡村研学、康养等沉浸式场景,以“媒体+科技智库”强化农技指导与种质资源保护,以“媒体+融合创新”构建“3+7+N”云直播矩阵,全方位拓展农产品传播维度。
为确保《方案》蓝图转化为实景图,惠州同步制定了31项具体重点项目,内容涵盖农文旅慢直播、网络强村助农、美丽乡村走廊宣传、大宗农产品销售推广、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及特色产业出海等多个领域,形成“媒体+”赋能的硬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惠州分社将深度参与多个重点项目。其中,“惠州全域乡村旅游消费电子地图”将依托南方+技术支撑,打造覆盖全市的“文化导航+农产消费”一体化数字平台;“惠州特色农产品全球推广计划”将借助South平台国际传播优势,构建惠州特色农产品出海传播矩阵,推动惠州文化、特色农产品及预制菜拓展海外市场。
南方+记者 乌天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